承古启今,聚势赋能。11月20日至22日,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东山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企业家协会等单位指导,浙江工商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市总商会、浙江春晖集团共同主办,旨在搭建政企对话平台,为企业创新注入文化与理论支撑,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经济发展新蓝图。
除主论坛外,大会还设置了东山文化与非遗经济研讨会、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涵盖高端论坛、专业展览、商业洽谈会、慢宋东山雅集、百名企业家上东山——古道登山等多元环节,着力打造一场思想与商业深度融合的盛会。
东山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因东晋名士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而闻名,其蕴含的隐逸与入世哲学,凝练为独特的东山文化,持续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上虞作为文化名城,既赓续千年文脉,又焕发着创新创业的时代活力,已孕育出卧龙集团、晶盛机电、龙盛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以及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当前,上虞正积极布局空天经济、具身智能、精准医疗等未来产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区第27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这份实干与创新基因,已深深融入绍兴的发展脉络。在绍兴,本土企业家坚守实业、持续创新,外来投资者慧眼识珠、扎根兴业,政商学各界协同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与会专家指出:“从‘东山再起’的典故中,我们汲取面对挑战时不可或缺的战略定力;从谢安‘围棋赌墅’的从容中,我们领悟临危不乱、沉着决策的管理智慧。当代企业家应主动传承这一文化基因,将其融入企业发展实践,使之成为搏击市场、制胜未来的独特优势。”
在主旨演讲环节,围绕“企业家应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议题,专家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我国现有领先优势;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三是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全球发展制高点。
顾均辉战略定位创始人顾均辉指出:“当前,衣食住行各领域产品与服务日趋同质化。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创新——从消费者心智出发,赋予品牌一个好名字,讲述一个好故事。”
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郭国庆强调,年轻一代企业家正以“新境界、新眼光、新作为”重塑传承内涵,超越“守成”思维,在价值坚守与创新变革中寻求平衡,为企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他们的实践不仅是企业治理的迭代,更是商业文明的升级。
在旅游发展方面,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建议,要将东山文化有效转化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打造新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实现文化资源向“人民经济学”的转化。未来应通过文化基因解码重塑核心标识、数字赋能构建沉浸体验、围绕核心IP拓展产业生态等路径,推动旅游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地,长三角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会上发布的《2025长三角品牌影响力百强企业》名单,彰显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创新动能。
为系统梳理与传播东山文化,绍兴文理学院东山文化研究团队编撰的《东山文化纲领》在大会发布。据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院长李圣华介绍,东山文化所蕴含的“起”的担当、“和”的智慧、“静”的沉着,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圆桌对话环节,浙江春晖集团创始人杨言荣、浙江迎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双利、沈阳市锦拓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豪等企业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下的“实”“数”共生:企业家的破局与领航》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新形势,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精神力量为根基。一方面应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以技术赋能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要以文化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突破。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 通讯员:郭妍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