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企业“面对面”,牵线搭桥“手牵手”。近日,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活动之碳纤维对接专场在绍兴市柯桥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家企业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对话,共同为碳纤维产业链“强链”“补链”。从产业链协作的构想,到营商环境的细节,再到具体项目的对接意向……透过这场“不一般”的双向奔赴,我们得以看见,在浪潮奔涌中,浙江碳纤维产业传递出的向新向上力量。
向新而行,“秀”出企业“硬实力”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和“黑色黄金”。走进碳纤维对接专场现场,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新”字。众多参会企业,将这里化作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的“秀场”,上演了一场科技与创新交织的“T台走秀”。
驴友的登山神器、老人的第二双腿、工人的“铁甲钢拳”……浙江显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一款酷似《明日边缘》电影道具的“髋关节外骨骼机器人JGrobot-X”,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前来体验和咨询。该公司负责人王伟介绍,JGrobot-X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内置的集成多模态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整体减重20%,可承受最大36N•m瞬时拉力,为穿戴者节省20%至30%的体力。
携“硬核家底”亮相“秀场”的还有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精工科技多年深耕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已构建起覆盖碳纤维原丝装备、碳化装备、复材装备、制品及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成功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与装备垄断。“这次我们带来了碳纤维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包含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与高性价比的机械装备,不仅能助力上下游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加速高性能碳纤维的产业化落地与场景拓展。”精工科技董事长孙国君表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方聚力合作,企业期待与更多优秀伙伴携手,共同推动碳纤维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这种开放合作的鲜明姿态,得到了企业的热情回应。今年年底,由浙江超探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向精工科技采购的碳丝生产线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当前碳纤维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必须向上游延伸布局。”超探科技副总经理施天明表示,精工科技的设备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碳纤维领域的综合实力,实现了从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向碳纤维材料制造的重要跨越。
“点对点”精准匹配,让创新成果觅得知音;“肩并肩”深度协同,让合作愿景照进现实……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不仅为企业创新成果提供了闪耀的舞台,更打通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拔节向上,“链”就产业“强磁场”
这场常规的产业对接会,实则是浙江碳纤维产业破茧成蝶的缩影。从“零散布局”到“生态融合”,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浙江各地正以“对接”为纽带,将分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聚力拔节向上,“链”就出强大的产业“强磁场”。
活动现场,柯桥经开区向全省乃至全国企业家发出盛情邀约,希望他们选择经开、投资经开、赋能经开,让更多优质项目与雄厚资本在这里深度耦合,并现场承诺:“我们将以最大诚意打造产业汇聚的‘投资福地’,深耕产业、厚植产业,共赴产业升级新蓝海。”
真诚邀约背后,离不开柯桥经开区雄厚的产业积淀。自2013年起步以来,柯桥碳纤维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设备制造+原料生产+纤维制备+复合材料+科创平台”的全产业链格局。现柯桥经开区已集聚新型复材企业70余家,成功培育出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内首台(套)设备2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集群成功入选浙江省“新星”产业群试点。
与柯桥经开区一样,嘉兴桐乡也在筹划着以链为媒,加速构建碳纤维产业“新磁场”。今年7月,万龙碳纤维项目在桐乡开工。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元项目,该项目将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产品应用于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5亿元,进一步链动桐乡碳纤维上下游企业。
衢州市龙游县打造为以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纳米碳管、碳碳及碳陶材料、锂电池及燃料电池材料、碳化硅纤维、改性高分子材料等“先进新材料 +” 为主导的云墨碳谷产业园;杭州市萧山区聚焦“2+3+X”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依托荣盛、恒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构建纤维新材料产业高地……放眼全局,浙江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以其独特的“强磁场”,释放着未来产业新动能。
发展碳纤维产业,不仅是践行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壮大,碳纤维产品需求前景广阔。浙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围绕“落实政策”“做好服务”“引育人才”三方面,通过积极谋划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针对性政策;点对点帮助碳纤维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育,集聚一批碳纤维产业链一线技能人才等创新举措,推进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蓄澎湃动能。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 通讯员:鲁新 浙江省经信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