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芯火燎原、模力迸发”的时代强音在萧山激昂奏响——人工智能“芯模联动”产业大会暨芯模社区启动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芯模社区”正式开园,标志着萧山“芯模联动”产业体系全面启航,开启“全国芯模联动转化高地”建设新阶段。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章登峰在致辞中指出,杭州是数字经济先发城市、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作为杭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萧山已拥有两大国家级基地、三大国家级平台,承担两项国家级重点项目。他期许萧山能成为芯模转化的样板,充分放大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的牵引作用,为杭州“296X”产业集群的打造提供更强支撑;“人工智能+”的主力军,打造 AI 赋能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绿色发展的标杆;创新要素聚集的最优解,营造“百模共生、千企进发、万才竞聚”的产业生态。他表示,市委市政府也将持续升级政策服务,全力支持萧山区打造全国领先的芯模联动转化高地。
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永柱表示,“芯模社区”的启动,彰显了萧山抢占人工智能赛道的坚定决心和“萧山速度”。未来,萧山将锚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应用示范的“试验田”、创新友好的“生态圈”三大方向,构建集“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应用转化—商用落地—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积极培育工业领域的重大应用场景,用好“编制池”“安心宝”等机制,打造芯模联动转化、AI融合应用创新、AI终端设备智造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四大高地”,并以“无事不扰、随叫随到”的周到服务,为各类人才追梦提供全方位保障。
活动现场,“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授牌,钱江世纪城芯模联动计划、芯模社区运营理念及芯模中试成果发布,十个涵盖了从芯片底座到模型算法、再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人工智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长三角首个全链条AI产业社区。芯模社区是萧山区三大人工智能产业社区之一,由萧山钱江世纪城和新华三集团携手打造。“芯”指芯片,“模”指模型,重点聚焦“芯模联动”(芯片研发与算法模型深度协同)战略,建设覆盖产业招商、算力供给、模型适配、人才培养、应用孵化的垂直创新生态,旨在构建长三角地区首个集“技术研发、芯模适配、中试放大、商业化落地”于一体的全链条AI产业生态。
作为杭州市首批六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空间之一,芯模社区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先行建设钱江世纪城世环创新中心7.6万平方米示范空间,涵盖战略展示、政策呈现、技术验证、公众体验、产业承载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目前,芯模联动中试场工作区已完成布局,并加快推进“芯模联合实验室”建设,未来将作为“芯模社区”的技术大脑,配备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适配优化与部署验证的全流程研发环境。
汇聚AI生态 让产业力量在这里自由生长。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时代。今年8月,萧山区发布人工智能三大产业社区:芯模社区、芯创社区和芯机社区,建设“芯字辈”集群,这是萧山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战略落子。芯模社区的率先启动,不仅是世纪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更彰显了萧山抢占人工智能赛道的坚定决心和“萧山速度”。
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大会上表示,新华三继“图灵小镇”之后再度携手萧山区,倾力打造以芯模中试为引擎、产业孵化为己任的“芯模社区”,将重点承担起芯模试金石、组合创新区、宜创生态圈等“三大使命”,打造行业首个“芯—模—用”一体化的应用创新高地。
“高标准建设芯模社区,是钱江世纪城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绝佳时代机遇,更是布局下一个二十年发展的重大战略手笔。”钱江世纪城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按照“芯模联动”计划,到2027年底,芯模社区将招引人工智能产业类项目不少于30个,引育行业人才不少于400人,相关产业规模超150亿元,打造国内领先的芯模协同创新标杆。
光有算力,聚不拢企业,光有园区,长不出企业。真正能聚拢企业,长出产业的是机制和模式。钱江世纪城与新华三携手,以图灵荟聚AI生态,以中试打造国家标杆,以芯模实现产业闭环,通过重构“空间形态 + 技术底座 + 产业路径”,将产业、城市、空间、人才、智能融为一体,打造自由生长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全速冲刺AI产业高地。
全面赋能,从政策到场景的“超级创新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萧山区级专项政策、钱江世纪城扶持政策、5213双创政策全覆盖,萧山区还推出了人工智能政策包,包括1亿元算力券、5000万元模型券、5000万元数据券、1000万元场景券,其他还包括租金减免、项目攻关补助、基金扶持、贷款贴息、教育医疗保障等,政策资金突破10亿元。
同时,强化空间、人才、金融、场景多维度配套功能,构建从技术创新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全方位托举人工智能产企业在萧山蓬勃发展。
目前,钱江世纪城规模5亿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已完成组建,精准投向已注册或拟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专为AI初创团队、科研机构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打造的全周期陪跑空间和人才赋能中心已投入运营,社区还规划了总体量约15万平方米的拓展产业办公区,为入驻企业预留了充足的发展腹地。
此外,世纪城还将开放杭博中心、奥体场馆群等场景资源,入驻企业可优先匹配数字科技、文艺空间、智慧生活等场景应用。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世纪城打造了专属人才公寓600套,让企业、人才专心创业的同时也能够舒心生活。
在这里,白天,大家在联合办公空间专注研发、协同攻关;晚上,在街区咖啡馆交流应用、洽谈合作。楼上,是踏实安心的人才公寓;楼下,是触手可及的行业场景;转个弯,就能遇见懂技术的工程师、懂业务的专家、懂投资的伙伴,真正实现邻居就是合伙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这股“芯模联动”的星火,必将形成引领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