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举办。本次论坛汇聚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代表、驻华使节、中医药领域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医药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路径。
现场,与会人士围绕“中医药老字号国际发展与协作”与“药食同源与营养健康”两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呼吁以中医药为桥梁,共建全民健康共同体,推动针灸、草药等循证、安全、标准化融入各国初级卫生体系。大家一致认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瑰宝,日益成为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中医药是文明互鉴的活态遗产,为全球健康系统提供有力补充。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倡议以老字号品牌和药食同源产品为双翼,通过本地化生产让世界从“吃得健康”感知中医药;依托30个海外中心及多边机制,推动中医药纳入更多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可见、可及、可感的公共健康产品。
相关国家代表倡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科研数据共享、联合试验与人才培训,推动传统医学达到现代安全标准。同时,尊重本土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以人为本、公平可持续的国际合作,让传统医药更好惠及全球公众健康。
作为近500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坚守“守正创新”发展路径,以古法技艺守护文化根脉,铸就非遗传承新标杆;以经典名方激活产业动能,锻造中医药发展新引擎;以文明互鉴架起健康桥梁,勇担中国智慧传播新使命,展现中医药当代价值与国际影响力。
“我们的产品获得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生产许可,期待用循证数据建立中医药‘通用语言’,邀各国伙伴共建共享。”浙江苏可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艳透露。
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非遗传承人李英杰提出“守正、创新、致远”三策:系统化建档和师徒制,让非遗炮制技艺量化传承;二次开发经典名方,以智能制造实现效能跃升;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种植研发市场生态链,把传统医派智慧做成世界听得懂、用得好的健康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澳门传统医药合作中心主任莫蕙表示,澳门中医药服务覆盖广泛,当地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全产业链,形成澳门监制、横琴生产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她认为澳门正发挥“一国两制”与国际化优势,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和国际培训,推动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化,致力于将澳门打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示范窗口。
本次论坛作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八届年会的特别大会,以圆桌对话、主题演讲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展现中医药在促进文明互鉴、提升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搭建了重要沟通交流平台。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