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如何从宏大叙事变为走向企业的火热实践?10月21日,五常街道“常学常新”宣讲团,走进华立集团开展深度调研,实地探寻新质生产力在企业一线落地生根的“发展密码”。
此次活动是五常街道持续创新理论宣讲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五常街道“常学常新”宣讲团积极探索用方言、评书、脱口秀等接地气的形式,围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前沿主题,让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次“开放麦”宣讲形式的引入,旨在以更轻松、更互动的方式,将深刻理论转化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故事。
活动当天,五常街道一行人先后参观了华立集团的历史馆和未来馆。从传统的电能表制造到如今涵盖医药、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国际化产业版图,华立集团数十年的稳健发展与前瞻性布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提供了鲜活的样本。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会上,余杭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陈峰及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薄凯文团队亲临指导,为宣讲团成员的创作思路把脉支招。
宣讲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华立之行收获颇丰,不仅直观地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更积累了大量鲜活、有温度的素材。他们计划将这些宝贵的调研成果转化为1-2个高质量的“开放麦”宣讲作品,用“小切口”讲清“大道理”,以企业的真实故事诠释理论的深刻内涵。
据悉,调研结束后,薄凯文团队将指导宣讲员组建创作群,对作品进行持续的研讨和精心打磨,确保宣讲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这些作品预计将在2025年的理论宣讲展示活动中正式亮相,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理论学习体验。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