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谱写蓝色能源新篇章,打造全球影响力海洋潮流能母港

浙江舟山谱写蓝色能源新篇章,打造全球影响力海洋潮流能母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3 12: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2日,首届海洋潮流能发展大会在浙江舟山市岱山县开幕。大会汇聚了全国百余位顶尖专家学者与领军企业代表,旨在深度研讨海洋潮流能技术突破、产业政策与融合合作,共同擘画海洋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蓝图。会上,百兆瓦级潮流能规模化利用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国海洋潮流能开发从示范应用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利用的关键一步。

舟山,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坐拥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独特区位,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海洋资源禀赋卓越。据权威勘查评估,舟山海域可开发利用的潮流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为发展海洋潮流能产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依托这一资源优势,舟山已先行布局,落地了包括林东潮流能发电站、浙大潮流能试验电站在内的多个示范项目,其中林东电站作为我国首个并网发电的潮流能项目,已稳定运行八年,累计发电超900万千瓦时,技术指标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总投资18.3亿元的百兆瓦级潮流能规模化利用项目的正式签约。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其中一期计划在官山岛周边海域布设20台单机容量2.5兆瓦的发电机组,装机规模为50兆瓦。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将于年底前动工建设。此举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国潮流能装机规模,更将通过规模化应用,有效驱动装备制造、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成本的下降,为潮流能的商业化运营破局探路。

基于雄厚的资源储备、国内领先的技术积累以及便于大型装备出运的深水岸线条件,舟山市在会上正式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规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浙江海洋潮流能母港。该母港以建设“全球潮流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国家海洋潮流能装备制造基地”为总体定位,致力于构建以“产业生态链”为核心的“一链三高地”产业生态体系。

具体而言,“一链”是指覆盖核心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及总装、运维服务、人才培训、跨境商贸物流五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三高地”则分别为:科技创新高地,聚焦突破潮流能建设与运行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集聚高地,旨在形成上下游协同联动、紧密配套的产业集群;应用示范高地,则致力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潮流能开发与运营模式。据悉,母港产业园已规划落户于岱山县秀山岛西部,总面积约800亩,将布局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研究院、设备检测认证中心、国际展示中心等功能板块,并配套建设3000吨级专用码头,为产业腾飞提供坚实的空间与设施保障。

为确保潮流能电力顺利接入电网、实现高效消纳,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在大会上权威发布了《舟山潮流能发电并网运行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舟山在潮流能并网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推动电价政策落地、实施全额保障性收购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打通了潮流能从“发得出”到“送得上、用得好”的“最后一公里”。这套高效、安全的电网接入与运维机制,为我国乃至全球沿海地区的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提供了宝贵的“舟山经验”。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智力支撑,集合了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海大学等顶级高校,以及中能建浙江电力设计院、中国铁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浙江海洋潮流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也在大会上正式挂牌成立。这一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建立,将为舟山海洋潮流能产业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资源禀赋到技术积累,从示范探索到规模化开发,从单点突破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舟山正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全力驶向海洋潮流能开发的广阔蓝海,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贡献强劲的“蓝色动力”。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