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青年动漫人才成长趋势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在杭州发布

《2025中国青年动漫人才成长趋势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在杭州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10: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0月18日,第十九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现场,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与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25中国青年动漫人才成长趋势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动漫博物馆副馆长朱虹代表发布机构作主题发言,系统解读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态势、青年人才的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径。

朱虹在发言中指出,青年人才是中国动漫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变量与最大增量。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青年创作者正在崭露头角,但也有不少人在生存压力、技能迭代与方向选择中感到困惑。这份报告不仅是对现状的扫描,更是对未来的共同探讨。

报告揭示产业机遇,四大增长点驱动发展

报告显示,中国动漫产业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动画相关企业已超过19.8万家,泛二次元用户规模接近5.8亿,核心用户超过1.2亿,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6521亿元,展现出蓬勃的市场活力。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识别出当前产业发展的四大增长动力:技术革新推动内容生产智能化,IP精细化运营释放全产业链价值,文化自信助力国产动漫走向世界,以及虚实融合技术拓展沉浸式体验场景。朱虹特别提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案例,指出“IP的深度开发不仅带来商业价值,也对人才的跨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年创作者指数发布:潜力充沛,支持体系待完善

为科学评估青年动漫人才的成长状况,课题组构建了“中国青年动漫创作者发展指数(YACDI)”。该指数从专业能力、职业化程度、成长环境与发展信心四个维度展开评估,2025年综合得分为72.5分。

这一分数反映出青年创作者整体潜力充沛,但支持体系仍有待完善,朱虹分析道。数据显示,青年创作者在专业能力与未来信心方面得分较高,但在职业化与商业转化方面表现较弱。近半数创作者收入偏低,超过九成粉丝数量不足1万,商业化能力亟待提升。

在成长环境方面,高达93%的创作者主要依赖自学,政府与行业培训参与率低,社保缺失、资源不均等问题突出。朱虹指出,创作者们不缺热情,缺的是更系统的支持与更有效的路径。

未来人才需求明确,四大画像指引方向

面对产业变革与人才挑战,报告进一步描绘出未来动漫产业所需的四类关键人才:既深钻专业又具备跨界知识的“T型人才”、精通技术并拓展艺术表达的“技术艺术家”、擅长构建IP宇宙的“跨媒介叙事者”,以及衔接创作与市场的“产品经理型人才”。

朱虹强调,未来的动漫人才,不仅要有创作的锐气,也要有对接市场的眼光、整合资源的能力。

为此,报告提出应从“优化教育供给”与“优化产业生态”两方面入手,强化校企协同,完善社会保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赋能中小团队,支持多元就业。中国动漫博物馆也将持续通过“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开展全年展览、公益展映、技能培训、文创市集等多样化活动,为青年创作者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相信,唯有汇聚各方力量,才能共同推动中国动漫迈向更璀璨的未来。”朱虹在发言最后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支持青年动漫人才的成长。这份报告的发布,不仅为产业未来提供了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也为中国动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

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以“向新力”为口号,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及文化“新三样”出海等赛道。本届文博会汇聚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个文创品牌,国际化程度达历年之最,并首设“数智新城馆”,集中展示AI生成艺术、沉浸式交互等前沿技术,凸显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这也为动漫产业的创新与人才成长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