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 凝聚青春力量——余杭高桥片区组团激活乡村共富新引擎

党建联建 凝聚青春力量——余杭高桥片区组团激活乡村共富新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3 15: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高桥村“云野集”乡创空间内,几名年轻人正围坐讨论新一期的文创产品设计。不远处,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共享办公区工位整齐,绿植点缀,充满生机。

“我们村区域面积7.05平方公里,共有1423户村民,常住人口8972人,去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58.03万元。”高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建强介绍,“但过去我们是‘农田多、流动人口多、特色资源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为破解这一困境,余杭区打破村域界限,在仓前街道几个村域内组建“青年创趣”片区党建联建组织体系,以“1个党建联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家强村公司+3个村党组织+N家联建单位、服务队伍和优秀入乡青年”为架构,积极探索“青力青为、青创兴村”的有效路径。

“按照党组织与入乡青年携手共进的理念,我们共同引入乡创‘农文体旅’运营企业,联合成立杭州桥享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乡创空间,探索‘农创+文创+科创’的产业融合路径。”孙建强说。

在这一机制推动下,片区组团发展出涵盖研学、创意市集、露营、非遗体验、植物经济等多种业态,真正实现“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入”。

“在城市边缘,与青年共生”——成为这片区域发展的清晰理念。通过“云野集”乡创空间、“青村合伙人”机制等举措,片区努力推动新经济、新业态、新青年“三新汇聚”。

海外留学返乡青年沈艺侬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他将电商专业知识用于自家鸢尾花产业,迅速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带着鸢尾花闯出了新天地”。他吸纳村民参与花卉种植,带动就业,助力邻里共富。目前他的鸢尾花基地不仅是热门景点,也促进了高桥村旅游经济和多元产业发展。

负责“云野集”运营的“向村行”团队主理人黄彬彬表示,团队以“非标改造”为理念,拒绝推倒重建,而是通过系统升级激活乡村生命力,“真正实现‘美了村子风貌、富了村民口袋’”。

目前,“向村行”通过运营赋能中心、整村运营管理和向村行平台三大业务线,积极盘活资源、对接市场、做大村集体经济。园区内不仅入驻了11家青创企业、超过80个工位,还吸引王荣法羊锅等非遗美食品牌入驻,进一步丰富乡村创业场景。

而在今年6月开业的“猫岛”乐园,更是从昔日“臭鱼塘”变身占地3万平方米的人宠共生休闲空间,开业首周就售出超5000张早鸟票,带动20多名青年就业。

“抱团发展不是‘挂牌子’,而是要把三个村攥成一个拳头,真正拼出‘1+1>2’的未来。”接下来,余杭区将继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借助全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机遇,进一步释放闲置资源,征集优质创意,持续拓宽乡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让乡村真正成为“青年向往之地”。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