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下午,由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杭州良渚新城管理委员会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感传算控”科创产业交流活动暨“AI与智能感知产业赋能”专场活动,在良渚生命科技小镇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政府代表、高校学者、企业领袖、投资人及数字游民代表等百余人,共同探讨AI与智能感知技术在产业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跨越时空的科创对话:从良渚文明到智能感知
从五千年前良渚先民雕琢玉琮的匠心精神,到如今“感传算控”技术在微观感知与智能控制中的突破,余杭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读懂世界、改造世界”的使命。本次活动正是这一使命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
国科大杭高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立在致辞中指出,高校作为“产学研用”融合的关键力量,持续为“感传算控”产业注入源头活水。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良渚新城党工委书记曾宏则从区域发展角度,阐释了良渚如何以“政策温度”涵养“生态厚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主题分享:四大维度解码“AI+感知”
在主题分享环节,四位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嘉宾,分别从生命健康、智能机器人、数据科研与绿色能源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分享。
未名拾光联合创始人陈家悦以《生命健康+AI》为题,展示了AI在精准医疗与健康数据解析中的前沿应用;国科大杭高院研究员王镝分享了《赋能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多模态融合感知》,揭示机器嗅觉技术在工业与家庭场景中的广阔前景;国科大杭高院生命学院研究员王振以《数据密集型科研方式与应用》为题,探讨数据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迪肯大学副教授蒋明则从国际视角出发,带来《从量子调控到绿色能源:光伏产业的前沿突破》,展现微观创新如何赋能宏观能源结构转型。
项目路演: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硬核实践
茶歇之后,三个具备高“技术含金量”与强“落地感”的路演项目依次登场:管如意带来的《科研加速器——基于多智能体的全自动化生信分析平台》,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技术减负”;苏越展示的《高性能氮化镓-硅基异构混合集成功率芯片研发与产业化》,聚焦感知设备的“硬件基石”;毛晨涛呈现的《高精度全息力感知传感器开发与应用》,则探索了感知技术在工业与医疗中的精度极限。
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与思考中落下帷幕。良渚,这片承载五千年文明的沃土,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智能时代的每一次跃迁。“真正的传承,是在文明的根基上长出创新的枝芽。”今日在此播下的“AI+感知”种子,未来必将在余杭的产业土壤中,成长为支撑“中国智造”的参天大树。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政产学研投”深度融合的对话平台,更展现了余杭在推动“感传算控”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策源地方面的坚定步伐。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