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置于首位,对安全生产工作三令五申,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在此背景下,各地持续强化常态化安全监管,紧盯高风险作业环节,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近日,金华开发区罗埠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在常态化安全检查中发现,个别企业员工在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时,存在未按规定佩戴防护面罩、绝缘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的违规行为,安全隐患突出。
动火作业是工业生产中高风险环节之一,规范操作和有效防护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但在检查中发现,一名电焊工在作业时未佩戴专业的防护面罩和手套,不仅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更将自身置于灼伤、触电、电弧光辐射等巨大风险之下。
面对这一情况,检查人员立即要求停止作业,并对企业安全负责人及违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防护用品不是摆设,是保障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检查人员结合动火作业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了违规操作的极端危害性,要求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全面防护”。涉事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立即整改,并组织全体作业人员重新学习安全规程,举一反三,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一次及时的制止,一堂现场的培训,彰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罗埠镇此次检查行动,不仅成功消除了一起严重安全隐患,更将“安全第一”的种子深植于企业与员工心中。下一步,持续的高压监管与精准盯防,必将进一步织密辖区安全生产防护网,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安全基础。须知,安全永远是各项工作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唯有时刻绷紧弦、筑牢墙,方能防患于未然,守护万家安宁。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