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家门口青少年宫”惠民工程9大校区同步启用,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程供给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区的“15分钟校外教育圈”,为近万余名青少年提供集才艺培养、体育锻炼、科技体验于一体的普惠性成长服务,成为深化“双减”政策落地、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域覆盖构建服务网络,优质资源精准下沉。走进余杭区各“家门口青少年宫”校区,特色课程与活力场景随处可见:音乐教室内童声与乐器旋律交织,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学习乐理;科技体验区中,学生专注操作机器人编程探索人工智能;室内体育场里,篮球小将在教练指导下练习运球投篮。暑期班已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9大领域65门课程,累计授课2100余班次,形成“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维育人模式。
“课程设置贴近孩子兴趣,专业师资让家长放心。”家住余杭区五常街道的家长张女士算了一笔“民生账”:孙女报名参加3门课程,平均每课时仅23元。校区内还配套建设家长休息室,配备空调、图书角等设施,并定期举办“家长课堂”,邀请心理专家、教育学者开展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主题讲座,累计服务家长超万人次。
持续扩容深化服务,秋季将新增径山点位。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门口青少年宫”将持续优化课程供给,秋季学期将在现有9个校区基础上,增设径山潘板小学“家门口青少年宫”点位,届时校区总数将达10个,进一步织密“15分钟校外教育圈”。通过推动优质课程、专业师资向基层常态化输送,让更多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平价优质”的成长服务,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民生温度。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