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2000万度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2000万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30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9日“3·29强港日”当天,在穿山港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迎来重大进展,该项目风机与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

作为我国首个港区级“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项目由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牵头,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十余家顶尖科研单位及企业共同实施。

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该项目聚焦港区能源自洽与“双碳”目标,已建成总装机容量16.16兆瓦的清洁能源系统,包括2台抗台型6.25兆瓦风机和3座大型仓库屋顶光伏电站。其中,风机年均发电约2400万度,光伏电站年均发电约340万度,两者共同为港区提供稳定绿色动能。

绿电既要“供得稳”,更要“用得好”。在技术层面,该项目创新性构建了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为绿色动能注入智慧内核。按照“绿电优先、多元消纳”的用能模式,二者产生的绿电将优先供应港区氢能制储、储能系统及岸电设备,实现绿电就地转化与缓冲调节,剩余电力则智能接入电网,构建起“发-储-用-调”一体化的能源动态平衡体系。

“2000万度”突破不仅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更能推动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该项目预计每年为宁波舟山港节约能源成本超2500万元,其配套的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综合能源站,也将带动氢能集卡、氢能叉车等装备产业化,形成可复制的港口多能源融合技术体系。未来全面推广后,可大幅提升我国港口减排潜力,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该项目试运行进展顺利,计划于今年4月接受国家科技部验收。相关负责人表示,穿山港区将继续深化技术迭代与成果转化,加速构建绿色能源网络布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