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成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2.0阶段的重要抓手。
12月22日,在2024健康中国数字建设大会暨浙江省人民医院建设发展大会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发布了创新应用的10个AI智能体项目,该院党委书记洪朝阳表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医院从LLM大模型(大语言模型)出发,初步实现Al智能体1.0版集群发展和创新应用,破解管理、医疗、服务领域的实际难题,进一步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也为浙江省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走在前列推波助力。
多模态交互,让医生更“超人”。病历记录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升病历内涵质量”是五个专项行动之一,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病历书写规则多,时效性要求高,临床医生在繁重的诊疗活动中往往感到疲惫与压力。
浙江省人民医院创新应用的“医疗文本自动生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智能体”,贯穿患者就诊全流程的医疗文本记录,基于噪声抑制与清晰化智能处理技术、医疗领域语义理解模块及大模型的自动生成病历技术、知识增强的检索与生成机制等AI技术,具有多模态识别能力,通过整合不同模态的数据(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辅助医疗文本自动生成,帮助医生精准、高效地书写病历并自动完成校验,如辅助自动生成入院及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等。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丁丽萍介绍,截至目前,AI智能体的文本自动生成时间为35秒,要点提取准确性93.5%,生成准确率92.5%。下一步将拓展使用范围至查房记录、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辅助书写等全诊疗流程,探索基于循证医学的医疗质量管理。
对于眼科医生而言,眼底视网膜手术需要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长时间的细微操作,手术时间长、压力大。
“高精度柔性眼科机器人及远程手术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5G网络传输技术、3D显示手术影像技术和高运动精度机器人技术。其中眼科手术机器人依托自主开发的控制算法设计,有效滤除手部抖动,极大地帮助医生突破人手先天存在约100微米的无法克服的生理抖动的极限,实现国际领先的3微米运动精度、15毫秒实时响应,成为精准眼科手术的新标杆。
2023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沈丽君团队利用该平台完成了亚洲首例眼底黄斑出血的视网膜下溶栓手术;2024年5月,完成国内首例临床5G显微眼科远程指导手术。
全场景渗透,让医院更“智慧”。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结果,浙江省人民医院排名第25,比前一年跃升15名。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看来,这一进步与数字化成果密不可分,“近几年来,医院积极抢占人工智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推出5批50个数字医疗项目,其中第五批为AI智能体集群,为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全面赋能。”
四级手术量指标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2023年,浙江省人民医院四级手术量大幅增长。为了提升手术室运行效率,改善手术服务质量,“手术全流程精准管理分析预测智能体”应运而生,在确保医疗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计划实现三大方向的功能:手术患者住院全流程周转效率评估及分析、病历文书贯穿式校检、临床能力评定,目前已经初步交付前两个功能。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黄海军介绍,该智能体可在多场景下应用,如根据特定医生特定手术的时长数据集,监控当天该医生实施该手术的时间,若明显超过前期设定的安全范围,则及时上报发送预警信息;如根据既往手术的节点时间,建立运行效率数据集,分析既往手术室是否充分高效使用,找出导致运行效率下降的环节。未来的场景还可以延伸至手术患者的入院—术前等待时间、病区的床位使用情况、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效率等,医院可以更加精准收治择期手术患者和预约手术时间,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
当前,大型公立医院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普遍存在软件和硬件迭代落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流程复杂、环节众多,差错率高;人员多且流动大,高精尖人才不足,人力成本高居不下等问题。“一体自动化静配中心管理智能体”的创新应用,让浙江省人民医院率先全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并完成了专利申请及技术转化。
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静配中心,可以看到一套随时运作的智能一体化设备,智能溶媒一体库、嵌入式全自动贴签机、全自动针剂摆药系统、自动出筐系统、自动收筐系统、AI视觉智能自检系统、异常/正常分流系统,七大场景全流程无缝衔接,实现药品调剂、排药复核、入仓复核、成品分拣的无人作业。“我们全天候全时段保障临床的用药需求,同时实现药品全流程追溯、药品批号及效期的闭环管理,人力成本节约25%,药品破损率降低80%,差错率降低80%。”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黄萍说。
跨时空协同,让患者见“未来”。从最初对医院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变革,到现在人工智能应用渗透到医院运行的全方面,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分管领导、党委副书记何晓波看来,不论是开创“四专”模式,还是秉持“多快好省”的创新原则,都是为了完善以人为本的全民全程数字健康服务模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在ICU重症患者脓毒症占死亡率的30-50%,早期识别有利于降低死亡率。“脓毒症多模态早期预警智能体”将模型和医疗数据实时整合,搭建起脓毒症风险预警平台,实现了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提前24小时预警。今年7月1日上线至11月底,系统已筛查2000人次,灵敏性达到94%,特异性达到80-85%,总体准确率80%以上,大大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在重症病房运行成熟后,将针对急诊和普通病房数据特征开发版本,实现全院全维度的预警平台构建。”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李茜说。
“全程全域CBT患者病情告知及就诊全流程服务智能体”是针对多环节脱落点导致漏诊漏治的患者,如已有检查异常或风险信号未就诊、已有检查异常未回诊或未至对应科室就诊、不理解/不接受治疗方案、依从性不高治疗中断等情况的患者进行智能筛查并干预。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袁方介绍,针对心脑血管和肿瘤等高发疾病。目前已筛查患者126万,筛出2.1万人,纳入管理召回人数6104人,准确率95%。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质量的老年医疗服务是健康支撑体系的重要环节。
12月2日,以“睿思(RAISE)”命名的“阿尔茨海默病全域全程管理智能体”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和多元数据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平台,通过风险因素(饮食、锻炼习惯、病史等),主观综合评估(语言功能、生活能力等),客观认知评估(注意力、语言复述等)、客观情绪评估(抑郁情绪、表情分类等)四个维度分析进行筛查。
“睿思可以赋能基层社区大规模筛查和服务能力,实现定点定向引流,及时干预和管理,延缓高危患者的发病率和发展速度。”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廖峥娈表示,已在杭州玉公桥、老房地等社区进行推广,下一步将在更多门诊、体检中心、社区等全域推广。
愿得云帆三千尺,勇立潮头续远航。站在建院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站在集团化发展的全新起点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将深化改革、扬帆领航,进一步满足新时代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新需求。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