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把普惠优质便捷的校外教育服务带给寻常百姓家

余杭:把普惠优质便捷的校外教育服务带给寻常百姓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4 08: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书法与美术、舞蹈与音乐、科学与艺术……课程一应俱全,今年暑期不用带着孩子跑,在自己家门口就报上了班!”日前,杭州市余杭区“家门口青少年宫”暑期班落下帷幕,在开课的五个校区中,累计设立41类课程、300多班次、惠及辖区青少年近6000人。

2024年,“家门口青少年宫”工作被列为杭州市余杭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余杭团区委强化与教育、属地联动,加快构建优质普惠均衡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打造形成“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

回应民众需求 合力建成“家门口青少年宫”。说起余杭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还是从一个“建议”开始。“黄湖、鸬鸟、百丈以及径山等地距离主城区20多公里,再加上山区乡镇青少年兴趣特长类培训机构少,质量良莠不齐,收费较高,给学生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在2023年3月的余杭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黄湖镇的余杭区人大代表马杰,提出在黄湖镇中心小学设立学校少年宫的议案,建议开办“家门口青少年宫”,为山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兴趣特长类培训,有效减轻山区低收入家庭的负担。

杭州市2021年3月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以来,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体阵地尚在规划建设中,当前余杭区校外教育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为此余杭区成立由团区委、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借鉴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路径,统筹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镇街多方工作力量,以“合作办学、优势互补、特色发展”为原则,整体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

同时,根据就近就便原则,余杭区整合现有新建学校的优质场所资源,首期选址城西片区的五常天空之城小学、东部片区的杭州理想实验学校、西部片区的瓶窑第三小学布局3所学校少年宫,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网络。

用好校内空间 整合实现“校宫一体”。“我们利用了功能性教室、运动场馆、闲置校舍建立校外活动场所,快速嫁接优质教育资源。”据余杭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余杭区创新打造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过程中,坚持共建共享,发挥学校与青少年宫在教育属性和空间利用上的互补性,实现“上课时用于教学、课后和假期用于实践”,推进教室空间共享、设施设备共用、师资队伍共育、办学特色共促,实现“校宫一体”。

今年暑期,余杭区已开设五常天空之城小学、瓶窑第三小学、良渚理想实验学校、黄湖小学、鸬鸟小学等五个校区,建立城市(乡村)学校校外教育共享功能性教室60间、活动教室43间、综合性运动场馆5个,累计开设艺术、益智、科技、手工、音乐、书画、运动等41类课程,课程设置注重突出“一校一品”。比如,瓶窑第三小学校少年宫紧扣良渚遗址文化、老街非遗传承、南山摩崖石刻等独特地域资源,开设陶艺和非遗等相关课程。

“‘家门口青少年宫’始终坚持公益、普惠性质,根据管理成本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收费标准,每季度课程收费标准平均为每人550元左右,均低于同类课程市场标准50%以上,真正做到把普惠优质便捷的校外教育服务带给寻常百姓家。”余杭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引入优质教育,打造精品满意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探秘良渚陶文化的同时,感受良渚先民的精美制陶技艺;让孩子们了解铁路发展历程的同时,感受科技高速发展魅力;深入乡村探索自然科学,了解现代农业技术……据悉,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开展了第二课堂,带孩子们走出家门看世界,远离手机与电脑,到大自然中去,到田野里去,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在杉道湖畔泛舟而行、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户外课堂,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精神“养料”。

此外,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课程不断优化之余,还开创了“家校共育”的教学理念——开办家长课堂。“刚开始参加家长课堂也是出于好奇,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分享,让我认识到了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有些许不足。”家长李先生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道,“爸爸也跟你一样也在这里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嘞!”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省市高品质专业协会团队,精心打造了一支背景多元、优势互补、整合协同的校外教育特聘专家顾问团队。专家顾问团目前已有40多位成员,这些学者在专业能力、教学素养等方面具有权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知名度。专家顾问团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助力学员们拓展专业视界,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余杭区校外教育,让余杭的孩子有更多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平台。

“为尽快实现“15分钟校外教育服务圈”,加快'校宫一体'推进力度,在去年四个提升点位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4个点位,秋季共建设8个区域的“家门口青少年宫”,41类课程,420个班级,招生人数约7000余名。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引进更多的优质团队,打造高精尖的师资队伍,同时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提升,朝着校外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示校外教育的功能,培养孩子多元化的核心素养!”余杭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对“家门口青少年宫”今后便民服务的深化充满期待。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