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跳出“一个洞”,金华双龙旅游经济澎湃潮涌

文化中国行丨跳出“一个洞”,金华双龙旅游经济澎湃潮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3 10: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盛夏的双龙草木葱茏,迎来了最美的季节。

因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入选全国小学经典课文,双龙景区家誉户晓,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人最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今年双龙景区围绕时令特点和地域特色,更多地聚焦乡村新空间、产品新服务、消费新场景,更突出时尚创意、区域联动,打造户外露营、摄影打卡、非遗市集、露天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23年,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量519万人次,较2019年疫情前同比增长36.2%。今年1-6月景区接待游客3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9.5%。据统计,前来双龙旅游的游客中,有52.7%是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外省游客。

上山的脚步、亮眼的数据,双龙景区深耕数载,持续努力,立足山岳(溶洞)景区转型发展需要,按照“全域开发、整体打造”的思路,在理念上“大刀阔斧”,在行动上“微改精提”,先后完成5A创建提升项目109个,总投资30亿元,形成“一谷两湖六洞十景”旅游新格局,推动双龙景区从“溶洞时代”迈入“全山时代”。

全域品质提升

让“文旅名片”更加闪亮

“去年刚退休就选择来双龙旅居,这里四季都很美。”在上海游客赵女士眼中,双龙景区既有春花烂漫,又有“24℃的夏天”,既能欣赏秋日的层林尽染,又可畅游冬天里的冰雪世界。

双龙景区坚持把服务作为最大的优势,持续优化旅游服务,既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关心“好不好、满意不满意”的问题,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放心,来了还想来。

“以前旅游最担心的就是人多,进去逛还得排长队,现在‘分批叫号’排队模式就能免去大量的排队时间了。”昨天,在双龙景区门口,来自江西的资深“驴友”王兴强说,3年前就来过双龙景区游玩,那时候排队等了4小时,玩得一点也不尽心,而现在“分批叫号”模式提升了不少游客体验。

双龙首创推出“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游客排队时长由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仙瀑洞等景点到达率同比提高了近3倍。

以游客视角抓服务,双龙景区围绕游客抵达、接待、游览、返程等关键节点,全链提升“配套节点”。

围绕游客抵达和返程,外部新增直通景区的高铁专线、城市快速公交(BRT);内部打造四纵二横交通网格,建成健身游步道100余公里,新建改造10处景交车站和出租车(网约车)停靠点,新增停车泊位2000余个;

围绕游客接待,建成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新增2个二级咨询中心,提升5个三级服务站,配齐配强引导员、咨询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构建立体式、全流程接待服务体系;

围绕智慧旅游,建成投用并持续迭代智慧票务、游客调度、电子讲解、入境支付、可视化巡更等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

围绕游览环境,全面焕新旅游厕所、休憩座椅、医务室、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基础配套;完成景区沿线房屋立面改造25万平米,新增绿植景观10万平米;

围绕游览安全,推行景区“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执法、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生态环保、建设监察多部门常驻景区联合执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高效率应急处置机制。

产品迭代更新

让“沉浸体验”火爆出圈

到峡谷的绿水青山间喝一杯咖啡;在鹿女湖畔参加一场露天音乐会;去小冰岛拍摄微短剧……在双龙风景区,旅游正变得更多元、更好玩。

如何让双龙风景区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深谙待客之道的双龙大力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速旅游业提质升级,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新玩法、新体验,助力旅游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7月13日,双龙风景区莲花观景台焕新了,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墅下·天空之镜”,许多市民经迫不及待上山尝鲜打卡。海拔818米的莲花观景台视角开阔,是金华山云海的最佳观赏地之一。今年,双龙风景区抢抓旅游业提质升级契机,吸引了毕业自中国美院的美学设计师刘丹青,重塑莲花观景台。

“在观景台中央打造一面巨大的天空之镜,位于其上,仿佛置身云端仙境。”刘丹青说,观景台本次焕新历时5个月,纯白色系构筑金华山上的圣托里尼风。利用坡地增设了观景、露营空间,容纳更多游客在此领略夜景。核心的天空之镜打卡点,将城市美景与星光云影纳入平台,让人融入丰富的自然生态,天空越蓝效果越好,若是傍晚时分,彩云倒映其间,三四剪影,如梦如幻。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整合新场景新业态,双龙景区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打造溶洞探秘游、文化体验游、研学科普游、运动赛事游、露营休闲游、度假康养游六大主题产品,以年年有新业态、季季有新玩法的快节奏不断丰富游客体验,一方面老景点老树发新芽,体验观赏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年轻创业者向山而行,新元素、新业态、新玩法持续丰富,推动双龙景区从“一日游”向“多日游”,传统古老的双龙正变成年轻而时尚。

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森林露营基地,引进了拥有百年历史的丹麦户外品牌“大白熊”,今年新开放了网阵攀林等户外运动项目,引得年轻人勇敢尝试,溜滑索、越障碍、过独木桥……体验过的人一个个直呼过瘾;由九龙矿坑脱胎而成的小冰岛,打造了25米深的国际标准化国家潜水基地、室外大草坪、艺术美学空间、轻奢露营住宿综合体、文创咖啡茶饮,引入非遗匠人文化,形成移步换景、全场景无死角的审美体验基地,运营以来霸榜全网热搜两个多月,网络点击量超1.7亿,累计接待游客数量5.3万人次;桃源洞新团队,结合视觉传达特长对桃源洞区域整体包装,裸眼3D技术让洞中景象如梦如幻,洞口的老旧中式建筑用治愈的多巴胺色系进行了爆改,“粉房子”将成为景区“上山喝茶去”的首选地……据了解,在新业态的带动下,双龙景区营收大幅增长,金旅集团非门票收入占比由原来的19%提升至38.8%,实现了游客体验和旅游经济的“双提升”。

双龙旅游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通过实施“三百培育招引计划”,招引20余家文旅企业(运营团队),打造形成华溪揽胜、云中溪语、艺心拾遗、三生桃源、极地探秘、情满月牙、鹿田听雨、鹿湖云舟、杉林逐风、云上之境十大全新消费场景。同时,植入酒店、民宿、餐厅、咖啡、茶饮、旅拍、研学、演艺等业态近百家。在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推动境内外交易签约额超2.7亿元,有效带动露营装备制造业发展。

名山带动共富

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旅游、享受旅游,双龙风景区周边的城镇和乡村因旅而美、因旅而富,当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沿着新朝线一路盘旋而上,有一大片白墙黑瓦的民居坐落在鹿田湖畔,这里便是鹿田村。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屋舍沿坡而建,层见叠出,错落有致,村中有黄大仙祖宫、鹿田书院等人文景观,鹿女湖边,世界文化遗产“婺州举岩”茶的种植基地吸引不少爱茶人士。

“稍微等我一会儿,还有两批客人接待一下。”鹿田村村两委负责人陈峰风风火火,接受采访时依然忙个不停“鹿女湖有着金华的‘洱海’之称,我们以高山湖景为主题打造浪漫田园,因为景观开阔,加上别具特色的装修风格,前来民宿体验乡村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

双龙的民宿为何这么火?陈峰心中感慨万千。“以前鹿田村很穷,村民都在山上开荒扩种,环境也不好。”陈峰说,后来,随着鹿田书院、黄大仙祖宫等文旅项目推出游客越来越多。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村里围绕农旅产业刮起了一阵风。特别是在政策的引导下,鹿田村通过危房改造提升项目工程,村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去年还启动未来乡村建设。“村里34家民宿各有特色,到了旺季常常一房难求。”说话间,陈峰的手机响个不停。

不光在鹿田村,沿着北山蜿蜒山路前行,一个个风貌秀美、环境宜人的小村庄出现视野中,它们或是通过民宿带动,或是通过景区发展辐射、民俗文化创新,多种发展模式成功诠释了农旅融合为共同富裕赋予的蓬勃能量。据了解,通过不断提升配套服务品质和度假接待能力,景区床位数较5年前实现翻番,新增至3200多张,客房出租率从30%增长至63%。

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赤松镇北山口村连续举办佛手节,佛手从“仙果”变成“致富果”,去年还举办千盆佛手进香江活动,成为两地交流的纽带。而毗邻的虎岩村,一箱箱樱桃、枇杷,坐着快递专列远销各地,断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推动域内佛手、枇杷、樱桃种植户收入增长2-3倍。

以景带村,双龙努力绘就共富共享新图景。将旅游业作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带动域内罗店、赤松两镇创成浙江省4A级景区镇和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创建29个省A级景区村,建成洞前、大岭、鹿田等一批民宿特色村。数据显示,景区面向原住民提供保洁保安、餐饮客房、服务接待、文化展示等岗位超800个,核心景区村村民80%以上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有效带动农家乐、民宿营收大幅增长,各村集体经济较5年前增速均超100%。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