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推进新型工业化,吹响“强区必先强工 强工必先强企”冲锋号

杭州萧山推进新型工业化,吹响“强区必先强工 强工必先强企”冲锋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2 11: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1日下午,杭州萧山区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这是继去年新型工业化大会之后,萧山再次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聚焦新型工业化,以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省工业第一区、争创全国新型工业化先行区。

强工必先强企

这次大会,吸引了萧山上千家企业参加:从区百强工业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到首台(套)装备企业、智能工厂及绿色工厂企业,与会企业涵盖了各个领域;从通报表扬获得国家和省市荣誉相关企业,到为企业颁奖授牌,再到4家企业交流分享,大会流程全部围绕“企业”展开。

萧山的新型工业化为何主要面向企业?

从历史看,改革开放以来,萧山企业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四千”精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商界传奇,也助力萧山从一个农业小县一跃成为经济强区。毫不夸张地说,萧山同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企业、企业家们始终是共生共荣、彼此成就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就是萧山的家底,广大企业家就是萧山最宝贵的财富。

从现状看,近年来,面临着转型升级、争先进位压力,萧山企业乘风破浪、奔竞不息。特别是,今年以来,萧山吹响“大干项目、大兴企业、大抓招商”攻坚号,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推动传统企业转型蝶变、新兴企业聚合裂变。目前,萧山已诞生两家世界500强、5家中国企业500强、9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家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0家,“专精特新”总量更是全省第一。统计显示,萧山民营企业为全区贡献了90%以上的生产总值和就业岗位,80%以上的税收收入,民营经济已成为萧山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一业定乾坤,企业是根本。”萧山区经信局主要负责人认为,广大企业成就了萧山的今天,萧山的明天依然要靠企业来成就,“我们将真心、用心、全心服务好企业发展。”

为更好服务企业,目前,萧山正在推行助企陪跑员制度,通过搭建“区经信局、区助企服务专班+助企陪跑员+助企帮帮团”三级联动机制,助力新势力企业“跑在前”、专精特新梯度企业“跑长大”、内生裂变企业“跑落地”、培育升规企业“跑入库”、“新雏鹰计划”培育企业“跑腾飞”,从而赋能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大场景”中奔竞向前。

强区必先强工

工业是萧山的立身之本、进身之阶。经过40多年发展,萧山已形成深厚工业基础,涉及30多个行业大类近250个行业小类。近年来,萧山牢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脉搏,率先实施“新型工业化十大行动”,持续擦亮工业金名片。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入选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萧山工业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在竞跑中抢出身位。

链式集群风生水起。萧山精准打造“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一产一方案”“一产一链长”成示范并在全市推广,4大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核心区协同区,数量全省第1。“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初步成型,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集群强势推进,特别是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制高点,国家级经开区冲刺“第一方阵”,“中国视谷”日益成型,钱江世纪城剑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行区,国字号海归小镇挂牌两年入驻数字医药核心企业106家,膜材料迈向百亿级。今年1到5月,萧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5.7%;工业投资增速达24.4%,实现连续4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创新驱动走深走实。全省首推“AI+新制造”,创新实施制造业设备更新“百千万”行动,全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全力打造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两化融合指数稳居全省第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来,全区R&D连续五年实现向上攀升,去年提升幅度更是位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区已落地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7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同时,“北斗七星”科创联盟全面赋能,全省“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成功落地,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集成电路、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视觉智能、浙大计算机创新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等概念验证中心等加快建设,“概念-孵化-产业化”全链式成果转化通道不断贯通。

政策扶持持续加码。聚焦新型工业化,萧山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务求实效、彰显特色”的基本思路持续迭代,出台了新型工业化重点政策11份,条款超百条,资金超过40亿元。重点围绕专精特新、设备更新、智转数改、绿色发展、研发创新、企业培育、品质提升、人工智能八大方面开展支持,从而不断激活市场经营主体、做强产业体系。

下一步,萧山将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链式集群+数实融合+专精特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不断打造“2+3+X”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争创“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