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际征集,一定能够遴选出与新昌地域文化、景区建筑风貌契合度更高,更具地标特色的设计方案,为新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佛寺景区的影响力和引流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12月15日,浙江省新昌县召开“新昌大佛寺景区入口西侧地块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新闻发布会。
“魏晋遗风何处寻,剡溪东去响清音。”新昌山水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是“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源地,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大佛寺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六家六宗”的主要活动地,南朝十八高僧、十八名士荟聚于此,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成就了新昌的文化盛名。
然而,当前大佛寺的业态布局不够合理、功能配套不够完善,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无法满足游客沉浸式的游览体验。
此次国际征集涉及地块位于大佛寺景区主入口,用地规模约75亩,主要包括文化街区、佛教文化博物馆、酒店、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国际征集公告于2023年12月1日发布,2023年12月10日截止,共收到30余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报名。经多方考量,已筛选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5家单位入围本次征集名单。
“1600多年历史的江南第一大佛是我国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仅存的伟绩,实施大佛寺景区入口西侧项目,是新昌县溯本寻源、传承创新,擦亮具有新昌辨识度文化金名片的一次重要实践。”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盛李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国际征集,进一步挖掘景区深厚的历史文脉,延展景区复合型功能空间,打造“文娱博览+特色酒店+商业休闲+夜经济体验”四位一体的主题游憩区,实现整个区块业态产品组合最优解,为新昌再塑一座文化坐标,为文旅融合发展再添浓厚一笔。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