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国际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06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浙江省义乌市是中国常驻外商最多的县级市,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本地户籍人口只有3512人,却集聚了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8名境外人员,是浙江省境外人员居住密度较高的社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最基层的文明实践单元,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洋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文明交流、互鉴、实践活动。鸡鸣山,这个有人情味、幸福感、国际范的“联合国社区”已成为中外居民安居的“百花园”。

外商刚到义乌,语言不通,容易引起误会和冲突,怎么办?

“只要登记基本信息就可以入学,一年两期,分初级班和中级班。”鸡鸣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池圣灵说,最新一期9月18日开班,来自伊拉克、乌干达、巴勒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外国人报名参与。

除了汉语学习,实践站还开展西语角、阿语角等小语种语言交流学习。“去年4月成立至今,学习群已有400多名成员,基本上做到一天一句话、一周一堂课、一月一活动。除了学习西班牙语,西语角还定期组织学员体验西语系国家的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主持西语角的罗丽女士,曾任西班牙《中国报》总编,在西班牙生活了近20年,她深知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和外商交朋友、做生意,语言互通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化交流也是学院重点课程,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促进中外居民交流、中国文化传播;“We are family”主题文化沙龙,分享各国文化、美食、风土人情,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非遗文化课堂”带领学员体验越剧、剪纸、太极等非遗项目,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针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我们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考虑包容差异,促进中外居民和谐共处。”池圣灵说,考虑到伊斯兰国家的风俗,包饺子的餐具每次都是用全新的,类似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在这里,我忘记了我是老外。”来自叙利亚的发迪,在鸡鸣山社区租住了7年多,他和房东——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支有妹之间的友谊,成为跨越国界的榜样。

“鸡鸣山社区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动人的故事。”来自伊朗的哈米说起自己在义乌经商10多年看到的变化,十分感慨。

“刚来义乌时,外国人和本地居民之间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纠纷时有发生。”于是,会说六国语言的哈米就做起“国际老娘舅”,专门调解辖区外国人矛盾纠纷。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社区成立“中外居民之家自治委员会”,实施“以外调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吸纳若干名境外人员担任调解员,发挥他们懂外语、会贸易、讲信誉的特殊优势,和中国调解员一起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多年来,哈米一直是该委员会的骨干,在中外居民之家办公室的墙上,挂满哈米的荣誉证书,“义乌市十佳消防志愿者”“义乌十大好人”“中外友好家庭”……“我喜欢调解工作,看到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从怒气冲冲到相互拥抱,我内心无比激动。”在哈米心中,“老娘舅”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意味着一种责任。

在成功调解后,吉尔吉斯斯坦姑娘米卡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认真学过的汉字——“和”。“中国人喜欢‘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调解,就是让大家‘和’的尝试和努力。”现在,米卡也成了一位“老娘舅”。

鸡鸣山社区还成立主要由外国人组成的“民情议事会”,探索大小事务由“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商量着办的方法。定期召开中外居民代表会议,社区服务做得好不好,邀请外国友人进行评议。社区则主动倾听“世界”声音,深入辖区收集梳理“需求清单”,在改造中注重融入国际元素,如社区中心广场“外语角”、中外居民“草坪联谊”等都是民情议事的成果。

来自也门的傲山在义乌工作生活已有10多年,能说一口流利中文。“不管是不是住在社区里,我们都不拒绝,也不收钱。想上课,就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积分来换。”池圣灵说,每个学员至少要服务18个小时,才能完成课程的兑换。

为引导外来人员参与文明实践,社区建立志愿积分双向服务机制,境外人员参与社区巡逻、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都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培训课程以及洗车券、洗衣券等社区服务。

于是,鸡鸣山社区就有了这样一个独特现象:在这边是汉语班的学员,到那边是社区的志愿者或外语角老师。哥伦比亚人乔白就是听同国友人介绍来“蹭”课的,结果蹭成了社区居民兼西班牙语老师。如今,早从汉语班结业,他还乐此不疲,参与西语角服务工作。他说:“社区需要我,我自己也乐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一开始为外商融入中国开展志愿服务,到现在,“单向输出”正变为“双向奔赴”。

“只要需要志愿者,我就会组织外国朋友一起去。”国际志愿者马万来自也门,如今是义乌国际志愿者联盟领队之一。“义乌国际志愿者联盟主要由国际学生和在义工作的外籍青年组成。”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张春明介绍,先后已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优秀国际青年加入该组织,涉及社区服务、普法宣传、文化交流、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用志愿服务架起中外“连心桥”。

近年来,以鸡鸣山社区的国际志愿者为骨干,义乌涌现一支又一支国际志愿者队伍:“外事先锋”志愿服务队现有来自韩国、意大利、伊朗等10多个国家的“洋志愿者”,3年来累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义乌首个外籍税收志愿者团队“蓝雁”由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多名驻义外商组成;义乌国际消防志愿者,现有外籍消防志愿者400多名……

如今,一支支国际志愿者队伍已成为义乌街头一道亮丽风景线,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洋打更”服务队。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却说:“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