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说起葡萄,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浦江。一颗小小的葡萄不仅是这座县级城市的金名片,更是撬动亿级体量的巨大产业。当数字乡村与“葡萄之乡”碰撞后,又擦出新的火花。2022年,浦江葡萄产业产值已超过13亿元。事实上,浦江数字乡村建设也不仅仅体现在一个领域,近几年,浦江先后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数字乡村指数百强县。这一系列成就背后,浦江究竟有怎样的数字乡村建设“密码”。
11月21日,“数字乡村 幸福引领” 融媒采风团走进浙浦江,寻找答案。在为期2天的时间里,采风团分别走进浦江县浦南街道宋溪后孙村、虞宅乡新光村、檀溪镇平湖村,在乡村田野间,了解浦江“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感受当地农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百姓共富”的成效。
智能手表、防溺水语音播报
技术赋能 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
“我们村里老年人居多,光靠村干部一个个照顾,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好了,你看,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可帮了我们不少忙。”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平湖村村支书陈国军一边介绍,一边指向不远处正对着危房建筑的AI监控。“我们村8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一个智能手表,能定位,能监测身体健康,还能一键报警。”说起村里的这些“数字科技”,陈国军是滔滔不绝,一个劲儿的给记者们演示。
作为浙江“乡村大脑”建设试点村,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平湖村以“一个屏”、核心能力“三个库”、功能服务“二个端”的架构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数字化改革经验。
“大家看,只要你走入这个区域,就会马上播报提示语音,要求你离开,同时工作人员也会接收到相关的信息,也能第一时间到现场来。”中国电信浦江分公司总经理廖宏威向记者介绍,平湖村水域面积较大、河流池塘多,为保障群众特别是在家孩童的生命安全,平湖村和中国电信深入合作,将原有的普通监控提升为AI监控,利用数字化电子围栏,对危险水域、地质灾害点、危旧房等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平湖村通过手机数云兴村公众号、电视两大端口推送各类信息,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看到镇村的各项信息,还可以查询便民服务业务的办理人员电话,咨询后再前往办理,避免了村民重复跑,让村各项工作更加阳光透明,提升了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大家看到的这个村子,除了所有的摄像头是村里出资购买的,其余整体的平台建设都是我们中国电信来支持的。我们也是秉持着让村里‘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真真正正的为老百姓服务,也体现我们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电信浦江分公司总经理廖宏威介绍道。
种植栽培数字化、生产体系标准化
智慧农业 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在浦江县靓松家庭农场,大棚智能控制、自动化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气象环境监测、土壤养分监测和病虫害监测系统及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设备让葡萄园成为了“超级农场”。“对于我们种植葡萄的来说,最麻烦的就是盖膜了,太阳太大要盖膜,下雨了又要盖膜,天天盖盖膜都够了。现在好了,无论我在哪里,只要手机一点,就会自动盖膜。太方便了。”说完,靓松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青松便给大家演示起来。
陈青松告诉记者农场内还有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会经常邀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俊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吴江对全县种植户进行培训。“全国各地的葡萄怎么种,又有哪些最新的栽培技术,这些我们通过组织的专家培训都能学到,控产提质、绿色防控、管道喷雾、臭氧杀菌、水肥一体化……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葡农学到了种植技术,少走了很多弯路。”得益于工作站的技术指导,浦南街道宋溪村葡农范根木这些年种植的葡萄品质逐年上升。
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信息中心主任潘青仙向记者展示了葡萄碳足迹标签应用场景,这也标志着浦江的葡萄在数字化应用下更生态更环保。“我们已经打造了葡萄产业大脑、葡萄产业指数、葡萄碳足迹标签等应用场景,也开展了浙农码赋能浦江葡萄公用品牌行动,同时创建葡萄出口基地6个,产品远销新加坡、迪拜等8个国家、地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接下来,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葡萄现代产业园,说好浦江葡萄的数字故事。”
在浦江,大数据、区块链、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已全面赋能葡萄产业,“超级农场”项目也将于2至3年内在全县50亩以上规模的葡萄园进行全面推广应用,毫无疑问,葡萄已经成为浦江农业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智慧+旅游、数字体验馆
文化加持 数字乡村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每逢节假日,新光村车水马龙、游客爆满。“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创始人、浦江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陈青松正在拍摄村里短视频,镜头前他向网友介绍着村里的风光和美食。“20多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模样哩。”陈青松说。
过去,新光村曾是个典型的水晶加工村,全村曾有316家家庭作坊式的水晶加工户,水晶废渣废水随意丢弃排放。“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成为当年浦江畸形发展的真实写照。当地群众告诉记者,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浦江县一手铁腕治水,一手促产业转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迎来了转机。经过20年的接续治理,浦江全域51条支流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
如今,新光村先后荣获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文化村落”、“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还借势引进心怀梦想的年轻创客,并开设创客基地。通过探索“古村落+创客+农文旅”的发展模式,新光村在乡村旅游的拥挤赛道上突出重围,快速增长的旅游客流量也成为村民们的致富增量。新光村里有一座浦江现存最大的单栋古建筑“润德堂”。它是昔日的水晶加工作坊,一度污水横流、机器轰鸣、粉尘漫天。如今,创客们把这里打造成集手工首饰、乡村咖啡厅、民谣酒吧等数十种业态的文创聚集区“廿玖间里”,创客基地每年收入所得的一部分会反哺给村里。
“‘千万工程’让这座传承数百年的古村恢复原貌。我们不仅要发掘保护好村里的传统文化,更要借助数字乡村建设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创始人、浦江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陈青松说。
近年来,浦江县坚定“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示范引领”的目标,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变革,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军峰介绍道,“数字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浦江将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加强数字技术赋能,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本次采风活动是“花开的声音——数字乡村 幸福引领”大型融媒宣传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与中国电信浙江省分公司开展“花开的声音——数字乡村 幸福引领”大型融媒宣传年活动。突出数字乡村示范引领、乡村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全景化呈现具有浙江数字“三农”高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接下来,“花开的声音——数字乡村 幸福引领”大型融媒宣传年活动还将举行数字乡村优秀案例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政府、专家、企业、媒体不同维度的合力推动,进一步讲好数字乡村建设的浙江故事,实现全域推广、全面开花,为推进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贡献更多“浙江经验”。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