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万工程” 推动人才振兴 浙江余杭:“未来农民学堂”首期班掀开序幕

赓续“千万工程” 推动人才振兴 浙江余杭:“未来农民学堂”首期班掀开序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0-31 12: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30日上午,2023农村基层干部感党恩、抓党建、促振兴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掀开序幕。首批来自全国各地的60名学员齐聚一堂,迎来了为期6天的系统化培训。这也意味着,今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余杭区政府联合推出的“未来农民学堂”首个培训班正式落地。

据介绍,余杭是全国首批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也是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的考察点位之一。一直以来,在赓续“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当地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每年投入1200万元“三农”人才引培资金,为乡村振兴“储电蓄能”。目前,全区已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5万人,市级人才1186人,农创客906名,土专家101人,乡村人才总量和增量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7月,中央农广校与余杭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组织、制度、体系和方法四方面变革,推进资源共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未来农民学堂”由此应运而生,目的就是借助系统化培训工程和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着力打造人才培训集聚高地和乡村振兴未来农民培训样板。

据了解,过去,农民培训工作长期由政府统抓,由于发展理念、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往往会存在农民培训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错位等情况。另一方面,新形势下,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品牌化经营等又亟待专业化人才培养。

当天的开班仪式上,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未来农民学堂”,与过去的农民培训不同,此次并非单纯聚焦传统的乡村治理,也非聚焦种养殖等农业技术,而是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提升,即面向乡村干部的“千万工程”基层治理,以及面向农村职业经理人的乡村运营。除了培训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变革重塑,以实现需求精准化,“未来农民学堂”的价值还在于数字赋能与市场增量。

对此,“未来农民学堂”开创了一条新路径,其采用“央校+地方政府+民营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既保证了办学方向的正确性,还注重结合地方优势和特色,更主动引入市场主体力量,打造更为开放多元的平台,来整合更多社会优质资源。

接下来,运营团队将致力于延伸搭建平台,为学员提供包括培训、认证、上岗、带货等产业化与生态化服务圈,包括运营服务、品牌服务、金融服务、数字赋能服务、资源对接服务等,实现培训指导与实践操作、产业联动的衔接贯通。形象来说,就是用“商学院”的理念办农民培训,授课结束绝非终点,而是开启乡村产业运营和服务的新起点,架构起了农民培训的新平台。

合作协议签订后短短两个月,首批试点班“掀起盖头”。据了解,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接下来,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主线,他们将通过党性教育、政策分析、经验传授、案例研讨、产业孵化、资源对接、跟踪服务等形式,就党建联建、基层民主自治、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科技赋能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接受更为系统化的培训。

根据计划,“未来农民学堂”的运营团队在明年将开启第二阶段,走出余杭地界,走向杭州乃至全省全国,进行轻资产场地租赁开展培训服务,重点推进数字化高端农民培训市场,到2027年,有望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民线上线下培训业务,具备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和造血功能,并将这一培训模式加速推全国,形成以“产业发展+三农培训+乡创孵化+N”为内涵的乡村产业地瓜经济新模式,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进行新探索。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