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担负使命中闪光 首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在乌镇举办

青春在担负使命中闪光 首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在乌镇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7-28 10: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7日,为期7天的首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在浙江乌镇国乐剧院圆满落幕。来自18个省(市)、31所学校的76名青年齐聚于此,各展才艺,以戏剧为媒,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为中国戏剧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决赛现场,舞台灯光下,青少年们沉稳地表演着自己在短短72小时内原创的戏剧。《我和我》《桃花源后记》《出头》《桎梏》……一出出剧目情节曲折、发人深思,涵盖成长、教育等社会现实问题,投影人生百态,演绎万千故事,一颗颗艺术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本次大赛中,共有14支队伍参赛,经历初赛、复赛多轮选拔,最终6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凭借深刻的命题、精彩的编排和精湛的表演,由来自私立济南齐鲁学校的洪静茹、上海光华剑桥的黄语菲、无锡天一的陈子昂、西安高新一中闻佳音组成的队伍获得最高奖麦浪奖,由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蒋潇栩、江苏警官学校的夏汪杨、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的陈鸿宇、吴江中学庄辰萱组成的队伍获得第二名醒木奖;来自苏州中学的队伍获得第三名群雁奖。

这是一场由青年人举办的比赛。本次戏剧大赛的发起人是一名年仅18岁的苏州“小娘鱼”——杨若然。今年刚毕业于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她,不仅热爱戏剧,也投身戏剧:创办新生剧团“烧麦戏剧社”;成为首版高中生版《暗恋桃花源》大会演导演,并登上上剧场的舞台;曾获得“戏剧新生活”乌镇杯戏剧大赛戏剧舞美双赛道观众选择奖、江南青年戏剧节亚军、EdTA全国青少年戏剧节双人对白全国五强等……这些宝贵经历为她发起本次活动积蓄了能量。

“我们希望通过戏剧挖掘出内心的‘热爱’,以此打动、温暖、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是杨若然策划本次大赛的初衷。今年4月初,她联系到自己的30多位好友,这群平均年龄约17岁的少年组建起了首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组委会。

联系全国各地学校、对接戏剧界大师、命题筹备、场地对接、规则制定、摄影落实、新媒体运营、交通对接……组委会的工作任务千头万绪,杨若然和小伙伴们迎难而上,有条不紊,按进度分解上百个任务,甚至细致到为所有参赛者购买保险,翻一翻大赛的相关微信群,陆陆续续建了80多个。

之所以选择在乌镇办赛,是因为这里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2013年至今,乌镇戏剧节连续在此举办,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戏剧的美好,也为众多创作者搭建了成长的舞台。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2023年10月举办,主题为“起”,即跃起、奋起、迎风起飞,迈向新的旅程。而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的举办,不仅呼应了乌镇戏剧节,为青年戏剧迷提供更多学习、创作、交流的机会,也为戏剧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是一场为青年人举办的比赛。怀揣着对戏剧的热爱之情,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奔赴乌镇,赶来参加这场戏剧的盛宴。其中,有人从美国加州赶回国,有人第一次走出大山,有人第一次接触话剧……但他们都勇敢地站上了同一个舞台,演绎出各自的精彩。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像参加了一次夏令营。”初三学生温雅丽来自贵州省遵义市平正民族中学,参加本次大赛,是她第一次接触戏剧。这次大赛的助学金项目,帮助她从1600多公里外的遵义来到乌镇,并站上舞台进行演出。

夏汪杨,就读于江苏警官学院,打小就很痴迷于《茶馆》《雷雨》等话剧作品。现在学的专业虽然跟戏剧天差地别,但是因为热爱,他也同样走到了这里,用戏剧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戏剧的生命力还不止于剧场。短短7天时间,竞赛之外,青少年们还积极投身各类集体活动,参与群雁积分赛、即兴戏剧之夜、经典剧目之夜、醒木对话等,他们相互交流、迅速熟悉起来,结下深厚友谊。

“今天来到现场,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充满了希望!”作为决赛的现场评委之一,知名导演赖声川夫人、知名制作人、上剧场CEO丁乃竺表示,惊喜的是,这次大赛从组委会成员到台上的演员全部都是学生,他们很乐意把业余时间投入到这场比赛中。“有这么多‘后浪’愿意加入到戏剧创作中来,迸发出强大的创造能力,让我们看到了戏剧未来发展的希望!”

整场比赛中,不仅有赖声川、丁乃竺,活动主办方还邀请到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院长、《北京文学》主编刘恒,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发起人邵泽辉等行业大咖进行点评指导,并倾心策划大师工作坊活动,让参赛者们更深入地认识戏剧、了解戏剧、表演戏剧。

精彩的比赛虽然结束,美好的梦想仍在进行。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这群投身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的青年人看来,这个暑假的一切努力,诠释了青年对戏剧文化的热爱,以及对青春力量的感悟。这批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用身体力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也让青春闪闪发光。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