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美,美在生态。
今年是杭州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第20年。2003年8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效果如何?鸟类直接用翅膀投票。前不久,在西溪湿地发现了非常珍稀的反嘴鹬。至此,西溪湿地的鸟类已达197种。
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得益于对西溪湿地在保护与利用中首创的“西溪模式”。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介绍,“西溪模式”又称POD模式,以湿地公园为“玉”,以湿地周边区域的开发和保护为“金”,通过“赋金于玉”实现“金玉成碧”,带动湿地公园“金镶玉”组团发展,实现旅游、求学、居住、创业等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该模式最大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又让游客可以亲近自然,近距离体验美景,这对湿地保护具有开创性意义。”
不仅如此,为了保护好生态资源,西溪湿地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观鸟、水质检测、动植物识别等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并连续举办了六届浙江省“自然笔记大赛”。
和往年不同的是,第六届赛事首次启动了面向全国网友的线上直播课,直播内容延伸至自然笔记创作对孩子观察力、专注力培养的帮助以及亲子关系如何在自然笔记创作中得以提升。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体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并给他们一个载体去表达、发声,让更多下一代接受湿地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不久前,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西溪湿地举行。大美西溪,从杭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西溪的明天同样值得期待。下一步,西溪湿地将打造智造中心和大数据资料库,依托杭州丰富的互联网产业资源,建设全国82家国际重要湿地的数据中心,开展数字化湿地的保护修复项目,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高地,树立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全球样本。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