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在杭州开幕

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在杭州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7-25 16: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4日晚,“最美歌声献给党”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开幕式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是杭州市重要品牌文化节事活动之一,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合唱协会主办,中国合唱协会指导。在第一届大会(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合唱指挥大会由杭州图书馆、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学院、杭州市慈善总会共同承办。

开幕式在本届合唱指挥大会会歌《我们在一起》的音乐中开启。在杭歌唱家陈韬、钱思舒、罗颖、沈敏杰,留学生歌手安娜、周真林,以及洪梓涵和杭州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共同唱响了在流火七月,相聚杭州的原因。

现场座无虚席,除了省市嘉宾、专家、合唱指挥爱好者、市民,《黄河大合唱》作曲、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的女儿冼妮娜女士也来到了现场,与广大市民共同聆听父亲的黄河。

开幕式音乐会交响合唱《黄河大合唱》由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93岁高龄的郑小瑛教授执棒,浙江交响乐团演奏,严圣民、叶雯、张玉芳、安科领唱,刘忠虎朗诵。

当郑小瑛教授缓步走上舞台时,全场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黄河大合唱》掀起了本场开幕式的情绪高潮。

“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的启航之年,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创新办节思路,通过“云聚”的方式拓宽合唱学术提升的渠道,推进合唱艺术面向基层的普及。”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倻捷说,“希望通过本届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的组织举办,进一步推动合唱艺术尤其是群众性合唱艺术的繁荣发展,让合唱艺术跨进新时代、融入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合唱表演的有一支完全由市民组成的非职业合唱团—杭州合唱艺术中心。这是一支由杭州图书馆致力于乐艺术普及与推广而搭建起的非专业合唱团。与大众对图书馆以往“静”的认知不同,杭州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封闭模式,以开展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来提升市民的音乐审美与文化生活品质,使普通市民有机会走上舞台,以民众的力量来推动音乐分馆的发展,用民众的声音来宣传合唱和音乐的理念,与民众一起推广音乐普及和教育。

郑小瑛教授表示,《黄河》这部作品是能够体现中国人团结、刚强精神的作品,能在浙江杭州唱响,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次指挥大会后续的课程交流中,她也非常愿意把多年来的指挥、教学经验与更多中小学教师分享,传授指挥法基础。

“合唱助力乡村振兴”是本届大会暨艺术节的重要主题,乡村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绿色报名通道加入到合唱指挥法的学习中。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将以“合唱助力乡村振兴”“合唱指挥联盟建设”为主题探讨,分设指挥大师课、指挥工作坊、合唱对话、合唱高峰论坛、青年指挥家训练营等多个板块内容,共计35场活动,海内外50位领域内专家参与授课、对话、发言。全国2300名合唱指挥、音乐工作者报名参会,这里有通过乡村音乐教师绿色通道报名参会的基层音乐老师,也有学成归国、扎根祖国合唱事业的优秀青年指挥家,还有很多肩负着援疆、支边等神圣使命的音乐工作者。

河北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指导教师王金山用一段VCR向大会组委会表示感谢。回顾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44个小团员头戴虎头帽亮相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过程,他说:“登上冬奥舞台的经历在马兰花儿合唱团小队友的心里埋下了文明、团结、友善、协作、坚韧的种子,这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行程的重要时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感谢组委会为我们争取了30个乡村音乐教师在线听课名额,合唱活动对于艺术教育的推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乡村振兴领域作用更为突出”。

演出结束后,一位姓陈的观众说:“《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我们从小唱到大,从我们的父辈传唱到我们的孩子。感谢合唱指挥大会把郑小瑛教授和黄河大合唱带到了杭州,让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伟大的作品。演出太震撼了!90后的郑奶奶,指挥的时候从容自如、气势如虹,她真的是宇宙超级无敌硬核奶奶。”

一位姓卜的观众说:“开幕式非常有新意,不仅仅是黄河,《闪耀的理想》这首歌也让人非常共情,歌曲中传递了学习与音乐的关联,听了特别感动。”卜先生说他会关注合唱指挥大会后续的活动,相信会同样精彩。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合唱指挥联盟李培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文艺文化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大批有理想有信念的文艺人才,郑小瑛教授来执棒开幕式,可以说是对所有大会参会人员的一种鼓舞和鞭策”,他希望所有参会指挥们都能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融会贯通,把所学所得用到实际工作中,“要坚守文艺初心,回答好文艺的时代之问”。

郑小瑛教授的风采,点燃了每一位参会指挥的心。大家纷纷在直播平台上留言交流。来自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合唱教师王昊晨回顾了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攻读合唱指挥硕士期间的求学经历,他说:“合唱艺术与西方文明相伴而生,历经千年,如何用最好的办法使之与我们的文化兼容,服务当今社会,是吾辈不懈探索的课题。期待能在杭州与各位同侪一起汲取艺术的营养,碰撞思想的火花。”

李丽雪是汕尾市林伟华中学的教师。2020年,她带着18名汕尾教师前往新疆喀什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生活,在伽师县第四中学学生心中“点燃”了艺考之梦。这位广东省党代表在谈到参加本次大会的初心时说:“组委会征询我是否愿意加入‘合唱艺术助理乡村振兴’师资团队时,我毫不犹豫得同意了。这是一个让人特别感动的主题,让更多边乡村孩子感受艺术的魅力,推动更多美育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倾斜,这是一件特别值得我们去努力实践的事情。”

广西保利合唱团团长陆辉已年逾古稀,她可能本次大会(艺术节)最年长的参会者之一。她说:“大家十数年如一日的刻苦排练,有艰辛但多的是幸福。我是来学习的也是来交朋友的,我希望基层合唱的诉求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也期待作曲家们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吸引群众参与到合唱中来。”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