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暑期美术公益课:乡村儿童与港台直播“对画”

宁波暑期美术公益课:乡村儿童与港台直播“对画”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07 2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专业美术送教老师的指导下,20余名宁波乡村儿童、外来务工子女手持志愿团队提供的平板电脑,用电子笔在屏幕上或点或圈,或勾或涂,勾画着心目中的家乡印象。而在绘板四周,不少孩子还添上了香港金紫荆广场、台湾美食等元素,拼绘出一幅儿童眼中的中华“人文地图”。

8月7日,在宁波海曙的古林成人教育学校内,由华茂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暑期美术公益课程正火热开展。教室里,乡村孩子们不仅纷纷“变身”小小艺术家,还与来自港台的志愿者通过直播交流“对画”,在“云端”架起甬、港、台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桥梁”。

本次公益美术课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包含中国画、剪贴画、刮画、平板作画等多门课程。在孩子们的画作中,不仅有贵州的群山叠翠、四川的呆萌大熊猫、粉白甜糯的宁波汤圆,还有霓虹灯下的香港夜景……从风景到美食,从“纸上”到“心头”,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亦跨越物理距离链接起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

面对直播镜头,手举着一幅画,香港小学生童心韵介绍道:“我画的是我和妈妈在维多利亚港旁看烟花,远处还有很多高楼大厦在霓虹灯下闪烁。香港是全球有名的金融中心,我非常乐意当‘小导游’带内地的小朋友一起玩。”

同样“以画寄情”的还有从重庆移居宁波的14岁男孩冯安安。正在绘制宁波天一阁风景的冯安安表示:“平日里我爸爸总是在工厂工作,以前暑假我只能留守家中。但今年在公益美术课上,我看到了不同的家乡风貌,了解到中国的地大物博,这更加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希望长大后能亲身到这些地方看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的大江南北。”

从内陆风光到“东方明珠”,从纸质画作到数字平板,在斑斓的色彩中,不仅流淌出一幅幅跨越距离、没有边界的“公益画卷”,也蕴含着“屏前幕后”参与者的拳拳赤子之情。

虽远在千里之外,但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同时也是“宁波帮”后代、香港甬港联谊会理事的忻贤雯,依旧与孩子们火热“隔屏”互动。她告诉记者:“香港小朋友将‘城市地标’跃然纸上,而内地学童则展现了丰富创造力和传统绘画功底,‘中国风’‘国际范’尽显其中,相信能激起中华儿女更强的民族自信与情感认同,而我也将继续为甬港两地交流‘鼓与呼’。”

同样,此次活动的另一位台湾志愿者、“宁波帮”代表人士毛葆庆孙女毛诗云也与宁波孩子们热络交流,介绍台湾风味的同时也为小小艺术梦“隔空”加油。而这并非她大陆公益“初体验”,由于从小深受祖辈影响,毛诗云曾多次“打飞的”到宁波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毛诗云用软糯的“台湾腔”告诉记者:“我爷爷虽然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时常会对我们后辈念起宁波,并以行动支持着家乡的发展。他曾多次向宁波医院捐赠人工晶体,如今已有数百名患者受惠。而我很荣幸能将公益‘接力棒’传承下去。”

“作为‘宁波帮’第三代,我虽与祖籍地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但我希望能够通过‘艺术+公益’的形式,使甬港台三地的青少年增强文化和情感的多层次交流,打破空间限制让‘心的距离’更贴近。”毛诗云说。

线上交流结束前,童心韵双手举过头顶,在屏幕前“比了一个心”。她说:“我今年7岁,但已去过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不过我还没有到过宁波,这次在东京奥运会上宁波选手拿了很多金牌,其中有我最喜欢的杨倩,希望疫情过后我能来宁波好好逛逛!”

据悉,本次暑期公益美术班为2021“彩虹少年成长计划”公益夏令营系列活动之一。夏令营共辐射200余名学生,在为期2个月的时间内,将不定期组织各类艺术课程、考察参观等活动,让宁波周边乡村学校的青少年亲近自然、探索科学、感知艺术、拓宽视野。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