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历史捧在手上:良渚博物院讲解员潘嘉平

他把历史捧在手上:良渚博物院讲解员潘嘉平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7 11: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暑假过半,杭州良渚博物院迎来了客流高峰。“欢迎来到良渚博物院参观,我们这里展示着良渚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的璀璨历史,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见证地。”整洁的白衬衫,笔挺的西装裤,良渚博物院的门口,讲解员潘嘉平拿着随身麦克风,向着远道而来参观的游客娓娓道来。

潘嘉平在良渚博物院内讲解 于露摄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1936年,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二十多年后,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们养殖耕种、制陶纺织、制骨琢玉,创造了一个璀璨的文明。

潘嘉平是良博院的社教专员,1993年出生的他比良渚博物院的前身良渚文化博物馆就大一岁。由于原博物馆离家很近,还未上小学的潘嘉平经常和当地的小朋友们结伴在馆里跑东跑西。成立初期馆内展品不太多,环境也有些幽暗。对于一个半大孩子来说,这样的展览似乎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奇妙的是,就是在展柜暗黄的灯光下,良渚文化的种子在潘嘉平的心里扎根了。

上学后,这颗种子发芽了。据潘嘉平回忆,学校里会组织良渚文化主题的学习,很多老师甚至就是一些相关书籍的编写者、良渚遗址的保护者。相较于最近几年良渚文化才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列入教科书,这些本地孩子们对良渚文化明显更为熟悉。作为家乡的文化遗存,当地教育系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就加入了相关的知识。

不过,那时候潘嘉平也仅限于知道良渚文化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考古成果,学术界也没有走到“这是一个国家”这一步。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在申遗成功后。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赵明君摄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年是潘嘉平进入良博院工作的第二年。不过,良博院的社教专员并不是潘嘉平的第一份工作。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潘嘉平有着出人意料的过去——大学毕业后,潘嘉平成为了一名PTU机动部队的辅警。由于心绞痛等健康因素,不久后潘嘉平提交了离职报告。迷茫中,他本想到良博院做一位讲解志愿者,发现这里招收正式员工后,他下定决心考编。兜兜转转,他最终回到了这个自幼时起就结下深厚缘分的地方。

如今潘嘉平已经可以滔滔不绝两小时,如数家珍般为游客讲解良渚文化。这一切都建立在不断学习十一册《良渚文明丛书》、查阅考古学报告资料和长期讲解实践的基础上。

在介绍良渚玉琮上的微雕时,潘嘉平为了形容微雕的细致程度,用到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请大家看微雕上的这块图案,五根手指根根分明,但这只手其实只有芝麻大小。”其实最开始他只会讲解“一毫米内可以刻5道线。”后来他发现这个表述过于抽象,就注意到了微雕图案上的那只手,可是一只手一点五毫米也并不好讲。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下考古工地时发了一张芝麻花的照片,问大家这是什么。潘嘉平立刻想到“哎!芝麻!”再一查芝麻的平均大小,刚好符合,就用在了讲解中。

潘嘉平讲解的微雕手部图案 于露摄

这样的尽心补充和调整不是个例。从入职第一天收到的第一份讲解初稿,到如今呈现出来的无实体的最终腹稿,潘嘉平已经修改了几十版。

潘嘉平说,很多观众,到今天可能都还在潜意识认为中国只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包括他自己,也是差不多到了申遗前后才在心里认同这是一个湮灭于历史古老文明国度,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打破这样的常规概念,提供更新的观点。”

四年来,潘嘉平一直为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们做着讲解。据他自己回忆,上班期间每天他都会进行一场大约两小时的讲解。良博院内目前共有七位像他这样的讲解员,不过,这个数字并不够。据统计,2021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今年,良博院已经招收了三位新的社教专员承担讲解工作,其中有一位毕业于浙江大学。年初因疫情闭馆期间,良博院还开设了网上直播,带观众云看展,了解良渚文化。

这四年中,潘嘉平有一次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特殊机会。负责布展的他曾有幸把良博院的镇馆之宝之一“玉琮王”捧在手上,走过短短一段路。近距离接触下,他看着上面的神面兽纹,看着灵动细腻的微雕刀刻笔触,连大气都不敢出。良渚文化也这样被他捧在手上,放在心里。

良渚博物苑内的神人兽面纹玉琮 赵明君摄

“希望各位有时间再次来到良渚博物院、遗址公园,走一走、看一看这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见证。谢谢!”每一次讲解,潘嘉平都这样结尾。他一直期待着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不只属于他们这代当地小孩的独有记忆,而成为未来无数代人的共识。(作者赵明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