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以瓜为媒”助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共富”新篇章

浙江平湖:“以瓜为媒”助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共富”新篇章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18 12: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6日,一年一度“以瓜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2021年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浙江平湖启幕。多年来,平湖西瓜灯文化节已经成为繁荣和弘扬平湖文化、发展和提升平湖经济、树立和宣传平湖形象的一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也成为了平湖与中外投资者加强合作的一座桥梁。今年,西瓜灯文化节又令平湖收获满满。据悉,本届西瓜灯文化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重大产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312亿元人民币。

瓜灯虽小,却已流光数百年。西瓜灯是在西瓜外皮上精雕细刻各种花样以供人赏玩的一种特色灯彩。平湖西瓜灯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进士黄之隽的《西瓜灯十八韵》、邑人张逢年的西瓜灯诗证明平湖西瓜灯至少有320多年的历史。西瓜灯艺术的发展兴盛和当地种瓜的习俗有密切联系。瓜农种瓜之余刻瓜制灯,自娱自乐,后制灯者越来越多,灯的花样不断翻新,更有文人雅士赋诗赞颂。

如今,平湖把瓜灯办成节日,既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是喜迎八方来客、共享丰收喜悦。来自德国、日本、丹麦、英国、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280多位客商共同见证这些高质量产业项目的签约落户。同时,平湖还首次在日本东京设立了分会场,以在线会议同步直播的方式,联动海内外嘉宾参与活动。据悉,本次总投资312亿元人民币中,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9.7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个,外资超亿美元项目5个。从项目来源地看,外资方面,日韩、欧美发达国家项目11个,总投资6.8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63.6%。内资方面,来自长三角区域投资项目11个,其中来自上海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71.6亿元,占内资总额的29.5%。

举办西瓜灯文化节已经成为繁荣和弘扬平湖文化、发展和提升平湖经济、树立和宣传平湖形象的一项节庆活动。17日下午,2021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暨共同富裕看平湖主题活动如约开展,各大媒体记者前往平湖智创园,实地探寻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强村致富密码。平湖智创园是平湖经开聚力推进强村富民计划的一个缩影。自2006年起,平湖经开形成了以平湖智创园、众汇空间、德国产业园标准厂房、樱花小镇等为主要节点的“经济创新 强村富民”党建特色群,不仅实现了区域村村强,还探索了与青田、文成的跨市“飞地抱团”模式,推动了区域联动发展。

9月17日,2021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大港梦·航天情”航天专家独山港行活动在独山港镇赵家桥村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启动。

近年来,独山港镇更是以“航天文化”为特色,着力打造了以航天科普公园为主阵地,集航天种子种植试验区、航天农产品展销厅、航天科普展示馆、儿童科普特色游乐区、青少年拓展训练和露营基地等特色区域为一体的群团服务区,为航天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使全镇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生机。

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普馆是由独山港镇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合作共建,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布展,是全国首个综合性航天科普类展馆,同时也是浙江省科技馆航天分馆。该展馆共四层,总占地面积180亩,主楼面积约2680平方米。以详实的素材资料、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示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和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独山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馆将开展红色教育、亲子研学、现场教学等活动,鼓励和启蒙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浓厚的航天文化氛围,打响航天体验和科普教育旅游的有机结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背靠上海、风光无限。”平湖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湖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平湖市迎来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等重大机遇,在全国首个跨省市合作园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等高能级平台的带动下,汇聚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4家、规上工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构建起了发展动能强进、创新活力迸发的平台矩阵。

“山塘桥下水东流,渔火江枫几度秋。宛似姑苏城外路,烟波十里荡轻舟。”一首民国《盐溪竹枝词》描绘了古山塘集镇的繁华胜景。据悉,山塘古镇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镇上有一座横跨上海和浙江的桥——山塘桥,保留至今。站在这座桥上,往北走是上海金山廊下山塘村,称北山塘,往南就是浙江平湖广陈镇山塘村,称南山塘。

在过去,山塘是平湖与金山间的水路要冲,舟楫往来,商旅集结。随着上世纪60年代周边陆路交通的逐渐通达,山塘村的枢纽地位被取代,繁华不再。长期以来,南北两个山塘村均以农业生产、生猪养殖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环境面貌脏乱差。

“一桥两山塘”,为改变落后的面貌,地相邻、人相亲、名相同的南北山塘,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下,两村再一次实现了“同名同心”,想在一处、干在一起,在区域联动中同谱“共富”曲。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让两村在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互学互比、互促互进。此外,浙沪南北山塘还实现公交线路互联互通;同享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举办半程马拉松等,两地共享“共富”建设红利。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