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停不下来”的创新改革 “越走越宽”的发展新路

浙江德清:“停不下来”的创新改革 “越走越宽”的发展新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19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德清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42亿元跃升到去年的517亿元、增长了364倍,浙江德清县委书记王琴英形象地说:“现在一天等于过去一年”。

德清县委县政府于2019年9月18日,召开了7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德清县委书记王琴英,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敖煜新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德清县发展情况。

据介绍,德清县连续21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55.2:40:4.8调整为去年的4.3:51.8:43.9,上市公司数量达11家,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和地理信息“3+1”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40多年前,整个德清没有一条三级公路,近一点去集镇就靠“两条腿”走,远一点去县城、省城就靠“两只手”摇,中心城区也只有“巴掌大”的一点地方。现在,德清到沪杭苏甬等大城市走高速、乘高铁、坐飞机,更为欣喜的是2020年亚运会召开之前乘地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杭州西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0.6平方公里拓展到33.56平方公里(包括浙工大莫干山校区等新拓展区块),江南韵味的新市古镇、原生态与国际化并存的莫干山和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新网红”;依附在户籍制度背后的33项城乡差异政策全面并轨,城乡公交、住房保障、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六个一体化”全面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90元和216元增至2018年的5.49万元和3.27万元,1.67的城乡收入比步入了全国领先行列。

这些年,德清坚持思想破冰、行动突围,注重以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视角去审视发展,坚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抢抓机遇。特别是在产业发展领域,深入研判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早在2012年,就结合县域实际,选准了地理信息产业为突破口,“无中生有”地打造了地理信息小镇。现如今,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新地标;300余家企业、万人双创团队落户于此,小镇产值和税收实现连续5年同比翻番。特别是在2018年,德清在地理信息小镇成功举办了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

这些年,德清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自己给自己找事干”的劲头,不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立志于努力奔跑、跨越赶超。德清在2013年对突破城乡壁垒进行了深度探索,打破了延用近60年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元结构,此后每年拿出8000万元财力填平城乡差异鸿沟,尽全力做到城乡“一碗水端平”。德清在看到资源型经济为老百姓带来增收致富的同时,毅然决然向环境污染宣战,出台实施了全省第一个“生态补偿机制”,投入20多亿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洋家乐”、精品民宿、风情小镇的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村均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五年年均增长10.4%、9.7%。德清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撬动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成功入围“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典范案例”。

这些年,德清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特别是从浙江全省来看,德清的教育均衡度、医共体建设、平安建设等都是走在前列的。围绕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好学”,德清大力度推进教育普惠均衡发展,德清十五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入园率、初升高入学率均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特别是随着今年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的正式交付,德清正式构建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生态链。围绕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省心”,德清投入使用了全国首个县域医共体统一支付平台,医养协作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此外,围绕增强德清百姓安全感,德清持续深化“平安德清”建设,已经连续十四年获省平安县,夺得了平安建设星级金鼎,这让德清成为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最和谐的县域之一。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