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商品市场论坛在浙开幕

第十四届中国商品市场论坛在浙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4: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商品市场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以“活力大市场,畅通双循环”为主题,通过高层对话、权威发布、案例分享、合作签约与主题展区等一系列环节,深入探讨商品市场焕新升级的方法与路径,全方位勾勒中国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

论坛现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其中备受关注的“中国商品市场交易额百强”名单正式出炉。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百家商品交易市场中,浙江省以29席位居榜首,展现出其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

报告显示,浙江不仅入围市场数量最多,更在交易规模、市场结构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突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濮院羊毛衫市场等一批耳熟能详的龙头市场均榜上有名,覆盖小商品、纺织、五金、皮革、家居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点开花、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浙江商品交易市场长期以来依托完善的产业链、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先进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市场业态创新和能级提升。从线下实体集聚到线上线下融合,从传统批发到全球数字贸易,浙江市场始终走在转型升级的前列。”

分析指出,浙江商品市场的持续领先,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商贸底蕴和产业支撑,也反映出其在响应国家“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双循环”战略中的积极作为。未来,随着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浙江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中的核心枢纽地位,为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本次论坛设置“货通全球”“市场跃升”“质量变革”三大板块,深入探讨商品市场在双循环中的新定位。在高端对话中,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系统阐述了浙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的五大趋势——全链化、数智化、品质化、场景化、国际化,并以“市场+产业”“市场+消费”“市场+服务”“市场+AI”四大举措谋划未来发展。来自义乌、绍兴、长沙等地的市场负责人分别分享了从“买卖全国”迈向“买卖全球”的实战经验。

论坛期间举行了三轮签约仪式,共有十二个重点合作项目落地,涵盖国内外、线上线下与产业协同等多个维度,包括平湖服装城有限公司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羽毛羽绒制品分会、浙江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推动市场资源与外部平台高效对接。

会场外设置了四大实景展区,集中展示市场创新、产业融合、科技赋能与助力共富的最新成果。从数字化交易平台到跨境贸易新模式,从AI优化仓储到区块链溯源技术,展现商品市场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路径。

同期举办“智治网络 活力市场”分论坛,围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在圆桌对话环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平台企业与学界专家就科技赋能与创新环境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