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观念日益普及的今天,投资理财确实为我们的资产增值打开了新的大门。然而,这片充满机遇的领域,也被不法分子当作了“狩猎场”。他们精心编织“财富陷阱”,利用人们追求财富增值的心理,将“罪恶”之手缓缓伸向大家的“钱袋子”。如何识破这些骗局,守护好自己的辛苦钱,已成为一堂必修课。
近日,湖州德清县雷甸派出所迅速劝阻一起虚假投资类诈骗。雷甸派出所接德清反诈中心下发预警,称辖区孙某疑似遭遇诈骗。接到预警后,雷甸派出所工作人员立即拨打机主电话进行口头劝阻并在雷甸派出所反诈宣防室与其见面。经了解,孙先生在刷抖音时,看到了一则关于投资理财、炒股的视频,想着可以赚钱便加了视频下方的联系方式,对方告知其先在推荐的app内购买黄金,寄到对方手上后,对方会在其账户内转入相应的金额,以此来进行投资炒股。就在孙先生欲购买更多的黄金时,接到了雷甸派出所工作人员的电话,才及时醒悟。预警员立即告知这是典型的虚假投资类诈骗,对其分析讲解该劝阻类型并结合身边实际案例进行提醒,成功保住了银行卡内剩余的钱。
孙先生的经历是一次及时的警醒。它再次向我们印证了那个朴素的道理: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处处是陷阱。 面对网络上眼花缭乱的“高回报”、“稳赚不赔”的诱惑,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理性的防线。
请务必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不加陌生的“投资群”,不迷信所谓的“理财高手”,不下载来路不明的投资APP。所有投资行为,都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在进行任何一笔投资前,都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内部消息?他为什么愿意带我赚钱?高得离谱的收益从何而来?想通这些问题,往往就能看穿骗局的本质。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从提高每一次防诈意识开始。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编辑: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