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浸润五千年文明基因的土地,玉琮纹路的灵感在城市肌理中流转;另一边,是拔节生长的现代新城,科创园区的灯光下,年轻人正以数字为笔,书写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在杭州余杭区,坐落于“两廊一轴”“双遗文化”交汇处的良渚新城,正在以“玉湖为核、产城人文融合为脉”,描绘人文底蕴与现代产业共生共荣的高质量发展图景。
玉湖为核,“金镶玉”里绽放城市新活力
玉湖的诞生,不仅是一处景观的延伸,更是良渚新城“以湖营城”的全新尝试。作为良渚文化大走廊的重要节点,良渚新城的城市战略与杭州“大城北”总体规划密切相连。2024年6月,杭州大城北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发布,良渚绕城内9平方公里被确立为大城北城市核心区;同年10月,杭州市新一轮国土分区规划获批,良渚成为“一主六辅三城”的重要辅城之一。
城市格局的重塑,为良渚新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也意味着这片土地肩负起“建设新城市、展现新作为”的时代使命。
2024年11月,占地688亩的玉湖YOHOO PARK综合体正式启用。这座集美术馆、市集、营地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开放空间,被称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艺术馆”,以开放、共享、创新的城市气质迅速“出圈”。启用首周,玉湖就带动城北万象城客流增长45%,零售额提升15%。截至2025年11月,累计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吸引全国各地87批次考察团前来调研,成为杭州城北的现象级地标。
玉湖的热度正持续转化为城市的“长红”价值。
去年底,外围户外集市“上岸市集”开业,以“造一座生活的岸”为主题打造九大特色业态,让市民在“可休憩、可消费、可社交”的空间中找到生活的温度。2025年春,央视体育频道在玉湖设立世界杯预选赛直播间,湖畔看球与音乐喷泉交织成城市共享的记忆;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来到玉湖录制,让这座“湖中之城”走上全国舞台。
未来,良渚新城将以玉湖片区为核心,加速推进“三期联动”。
规划中将打造空中廊道,串联玉湖、城北万象城、商业水街等城市节点,以“双首层复合功能立体城市”理念,构建“一心一环一街”城市空间体系,形成集商业、艺术、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大城北超级商圈。高端酒店、产业总部与文化地标等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以湖为玉、以地为金”的“金镶玉”发展格局正从蓝图化为现实。
科技为翼,“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跃升
良渚新城的活力,不止于湖光与人文。它的底色,是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创新。
近年来,良渚新城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借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建设机遇,依托梦栖小镇与良渚数字文化社区,形成“文化+科技”双驱动的发展体系。
梦栖小镇已集聚1500余家数字文化企业,构建“数字+技术+内容”融合生态,涵盖影视、动漫、游戏、直播、微短剧等多个领域;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则打造了线下2000平方米服务大厅与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工商、税务、人社、知识产权等20项政务与增值服务,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出海”提速。良渚新城首创“陪跑小分队”服务机制,将政务服务延伸至企业门口,以“自助即办、简事快办、难事专办、增值特办”理念提升营商体验。
2025年,杭州(余杭)游戏电竞创新发展中心揭牌,联动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正式开园,以“AI产业+创新人才+生态社区”为核心定位,推出“数栖八条”政策,为初创团队提供办公免租、研发补贴与算力支持,打造AI创新孵化生态。
在技术与政策的双重支撑下,一批新兴企业脱颖而出。
杭州吾知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携手上海追光影业,联合推出基于LBMR技术的虚拟现实电影《长安三万里》;杭州索以文化科技通过AIGC技术革新动画制作,生产效率提升三倍,占行业市场份额近四分之一;自媒体团队“影视飓风”以科技影像内容吸引超3000万粉丝,成为良渚本土成长的创新力量。
与此同时,生命健康产业在良渚新城迅速崛起。
良渚生命科技小镇已聚集生命健康类企业400余家,形成从创新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邦顺制药I类创新药邦瑞替尼进入NDA申报阶段,小镇内准独角兽企业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新兴赛道同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机器人等产业链稳步推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国家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相继落地,文化与科技相互赋能。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