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家园绽新彩 晚情最美俏夕阳——解码“老有所养”的浙江样本

银色家园绽新彩 晚情最美俏夕阳——解码“老有所养”的浙江样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1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文艺汇演,绽放银龄风采;健康义诊,传递暖心关怀;趣味运动,悦动花样生活;集体寿宴,点亮欢乐时光……10月29日,正值重阳佳节,浙江各地的“银色家园”里,一系列精心组织的敬老主题活动,让传统佳节暖意融融、笑声不断。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征程中,积极协同发挥老龄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优势,共同破解人口老龄化加快背景下资源通道不够均衡、服务供给不够多元等问题,以“银色星火”照前路,用“家园幸福”绘美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新路径。

空间翻转尽显温暖底色

走进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暖心99”银色家园,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处乡镇银行网点的闲置空间。如今,这方近1400平方米的空间已成为老年人的社交乐园和文化驿站。老人们三五成群,或阅读、或闲谈,气氛宁静而融洽。“这里环境好,活动多,冬暖夏凉,我们每天都愿意来。”附近村民笑着说道。

从“闲置空间”到“养老热土”,折射出浙江“银色家园”独特的建设理念:坚持协同合作、促进合作共赢。“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以政府为主导、财政资金为主渠道的阵地建设模式。”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介绍,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索既盘活了存量空间,更以低成本拓展了服务覆盖面,达到了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金华市浦江县的“孝义·银色家园”,由当地老年大学改造升级而成。在浦江农商银行专项公益资金的助力下,该县老年大学核心区域焕然一新,从原先单一的教学场所,跃升为集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空间。

位于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未来社区的和润银色家园,原先是一座旧商场。通过空间叠加、资源整合,这座银色家园将假日学校、老党员之家、志愿服务、健心工作室等养老元素深度聚合,实现了场地、资金、人力的高效统筹,让老年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从闲置资源的“有机更新”,到公益资金的“注资改造”,再到多方力量的“共建共营”,浙江通过巧妙翻转空间“魔方”,让“家门口”的养老阵地焕发新生:461个、总计35万平方米的“银色家园”已遍布城乡,守护着最美“夕阳红”。

服务多元筑就幸福港湾

重阳节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银龄集市”在泰隆银行台州黄岩支行“银色家园”举办,银发好物、中医义诊、金融防诈等主题的摊位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老年人驻足体验。“在家门口就能找医生义诊,了解健康知识,还能采购生活物资,太方便了。”70多岁的王奶奶说。

打造养老服务新阵地,不能只追求标志性的“面子”,还要有服务多元的“里子”。浙江省委老干部局秉持开放思维,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体系,着力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新期待。也正因如此,浙江各地的银色家园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景。

银发不褪色,以“学”养老成潮流。笔锋流转间书写翰墨情怀,国网舟山公司银色家园精心举办“山河岁月”书画展,展览现场,墨香四溢,七十余件山水、花鸟画作与书法作品整齐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作者的匠心与情怀。“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亚于年轻人。”该银色家园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学习,老人们告别了以往百无聊赖的漫长生活,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旅风渐起,以“游”养老受青睐。在宁波市鄞州区,旅居慢游已成为当地银色家园的金字招牌。据介绍,鄞州区委老干部局以银色家园为主阵地,联合卫健、文广等部门深耕本土文化推出5条文旅线路,东钱湖福泉山的山水美景、陶麓村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满足了银发一族“诗和远方”的新需求。浙商银行南湖支行“嘉禾·银色家园”则组织30余位老同志开展“银龄循迹 情暖重阳”主题研学活动,引领老同志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崭新面貌。

杭州市在老年大学城北分校“银色家园”举行2025年孝亲敬老消费季活动,以科技解锁智慧养老新方式;温州市在电信银色家园举办涵盖法律咨询、科普宣传、乐学小课堂等17项活动,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数字社会;衢江区定制“幸福银龄·情暖桑榆”特色服务清单,形成需求响应闭环机制;庆元邮爱银色家园和门球协会联合开展门球赛……放眼整个浙江,一个个独具特色银色家园正让养老服务变得可感、可及、可享,成为老年人的幸福港湾。

创新赋能构建长效机制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在阵地,关键在可持续运营。如何让银色家园从“建起来”到“活起来”,浙江亦有创新。

基础型、拓展型、综合型……有意思的是,在绍兴,银色家园如同游戏中的等级一般,拥有着不同级别。为推动银色家园规范化发展,绍兴于今年出台《绍兴市银色家园分级建设标准》,对场地空间、设施设备等情况提出具体的标准要求,将银色家园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功能,如基础型重点开展反诈宣讲、实操应用培训;拓展型承接部分街道、社区老年教学功能等。标准实施以来,绍兴全市银色家园建设严格对标,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蝶变跃升。

桐庐县则以《5060 银色家园管理与服务规范》夯实“管”的责任。按照规范,桐庐通过对组织机构,管理员、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管理制度,环境与设施设备,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实现了对银色家园高标准、规范化的综合管理。

立起“建”的标准、明确“管”的要求、检验“用”的成效……以创新赋能构建长效机制,浙江银色家园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数据统计,自2020年建设首家银色家园以来,浙江银色家园已惠及老年群体170万人次,累计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反诈宣传等15922场次。相关工作获评“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

光阴流转,勾勒出新的年轮,呼唤先行者新的担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银色家园持续散发魅力,确保其“门常开”、吸引长者“人愿来”?

“我们不仅要立足老干部工作,更要融入老龄事业发展全局,不仅要着眼当前,更要拥抱未来,努力立好浙江标杆,为全国做好示范。”浙江省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重点实施银色家园培优育新“双百”工程,优化提升100个已建成的银色家园,新建100个银色家园;进一步扩大“合作圈”“朋友圈”,同时运用数智化手段,突出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推进银色家园高质量建设。

街角暖居,安放晚年之乐;幸福地标,串联温情脉络。星罗棋布的银色家园,正汇聚成浙江最闪亮的地标,书写着共同富裕的温暖答卷。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