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青年”遇见“江南小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一个以“1+X+N”模式运作的国际街区会客厅正成为中外青年“双向奔赴”的热门地标。
近日,这里举办的“青年创业说:创业者的第一课”圆桌交流会,吸引了众多青年创业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不是‘硬’讲课,而是‘软’分享——我们想做的是真正贴近年轻人的创业交流。”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创业导师张加林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从创意萌芽到项目落地,从融资对接到团队搭建,为初创者带来满满的“干货”和“避坑指南”。
这场活动正是仓前国际街区会客厅服务国际人才、打造双创生态的一个缩影。所谓“1+X+N”模式,正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国际人才服务基层体系:“1”是指中共仓前街道国际街区联合委员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X”代表多家党建联建单位,打通行政与服务壁垒;“N”则汇聚了来自创意、运营、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合伙人,共同参与街区共建。
走进这个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会客厅,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呈现在大家眼前。这里设有仓前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法务区、人才驿站等政务与便民服务区,可实现办理公安户籍、出入境、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与居留许可办理等业务,获取涉外法律培训、涉外法律咨询等服务,了解杭州余杭人才政策。同时,与杭州市出入境管理局等8家单位联动,真正实现境外人才办事“最多跑一次”。
“没想到在这里能如此方便地办完所有手续!”来自德国的青年创业者马克赞叹道,“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这里还能结交各国朋友,参与文化沙龙,甚至找到了合作伙伴。”
除了政务服务,会客厅更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融合的活力社区。通过搭建“七大场景”——治理、服务、创新、文化、社交、消费、居住,这里已成为国际人才集聚的“社交客厅”。截至目前,会客厅已举办各类活动140余场,其中涉外活动40余场,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的450余名外籍人才参与。
“我们正在用数字化手段精准服务国际人才。”会客厅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外籍人才数据库和服务“热力图”,他们能够实时了解人才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discover仓前” “仓前外籍体验官”“国际文化体验站”等品牌项目,让中外居民在非遗体验、多语言沙龙等活动中深化交流。
从单一政务服务到立体生态构建,从资源聚合到价值共创,仓前国际街区会客厅的创新实践,正成为浙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生动注脚。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活力无限·Call In仓前”品牌建设,为国际青年人才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