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理工启动“AI温慕行”公益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协作新未来

温理工启动“AI温慕行”公益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协作新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2 11: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暑期,温州理工学院在新疆理工学院隆重举行“AI温慕行”公益行动启动仪式,标志着这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数字化公益项目正式启航。该行动旨在通过AI与数字教材的深度融合,推动东西部教育资源深度共建与智慧共享,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注入新动能。

从“温慕西行”到“AI温慕行”:教育协作模式全面升级。“AI温慕行”公益行动源于温州理工学院持续开展的“温慕西行”系列项目。从孙芙蓉教授《课程设计与评价》智慧课程同步课堂的实践、到相关数字教材发布与赠书,再辐射到学校更多的课程、教材的西行共享,温理工逐步构建起跨区域教育协作体系。在此坚实基础上,“AI温慕行”实现了从资源输送到技术赋能、从单一课程到系统变革的跨越。“AI”既指人工智能,也谐音“爱”;“温”既代表温州理工学院是发起单位,又蕴含公益行动“温暖”“温情”之意;“慕行”则融合“慕课西行”与“思慕”“践行”之意。新一轮行动不仅关注教育资源的远程输送,更聚焦AI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智慧课程建设与数字教材开发,着力构建适应性强、联动性高的数字化教育协同网络。

东西部高校携手:共绘智能教育新图景。启动仪式上,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杨小敏主编的《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数字教材首次发布,并举行了揭牌与赠书仪式,该教材以数字创新诠释文学经典,是“文化润疆”的切实实践。同时,我校孙芙蓉教授主编的《课程设计与评价》AI数字教材使用已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惠及近万名师生,标志着东西部教育协作进入了以AI为驱动的新阶段。学校也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与更多高校在课程共建、师资共培、技术共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AI+教育”帮扶新模式。

实践服务并行:奔赴西部开展AI公益教育行动。作为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理工学院在今年暑期组建了“AI温慕行”暑期社会实践队,12名师生奔赴四川遂宁,将AI技术与教育公益深度融合,为当地带去智能教育新体验。团队依托《课程设计与评价》数字教材,开发推普智能课件与数字资源,通过“智能+”课堂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践队还与阿坝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开展交流,将数字教材赠予两校师生,并在嘉禾桥社区、凯立现代城社区挂牌成立“AI温慕行”实践基地,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展现温理工学子以科技服务社会、以教育传递希望的责任担当。

共建共享平台:期待更多高校携手同行。“AI温慕行”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多元参与的教育数字化协同平台。8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生态论坛暨2025年墨客大会上,我校副校长孙芙蓉围绕“基于‘教学-学习-评价’智能体的《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智慧化改革与实践”为作主题报告,分享智慧化改革经验,推介“AI温慕行”行动,并邀请全国兄弟院校共同推进数字教材开发与智慧课程应用。学校也期待与更多高校、出版社等通过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合作开发智能教学工具、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等方式,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路径,构建开放、包容、高质量的教育新生态。

近日,温州理工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深化东西部协作与资源共享,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标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贡献温理工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