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术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人与组织的演进路径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场“AI创业,千行百业”为主题的“新时代创客说”沙龙在余杭区五常街道圆满举行。本次沙龙聚焦“技术变革下人与组织的演进方式”,邀请三位行业嘉宾展开深度探讨。
互联网大厂AI课创新中心产品负责人顾红清以《AI在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实战应用》为主题,分享了AI垂类教育大模型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她强调,在AI教育时代到来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引导孩子学会与AI对话,而非刷题类的重复性机械工作,实现人机协同的新教学模式。
“AI其实很难把设计师代替,但AI会代替不会用AI的设计师。”Airilab 市场总监薛梦在《当Airilab遇见建筑设计 携于共赴数字未来》的分享中指出,AI设计软件为建筑设计师赋能,拓展了从线稿到建模落地的可能性,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也为他们带来新思路的启迪。
未可知创始人杜雨博士深入探讨了“AI抢饭碗时代 如何打造“AI免疫”的职业生涯?”这一议题,他观察到在投资领域,AI是唯一资金投入正向增长的赛道,预示未来就业趋势。杜雨表示:“个人和企业必须学会使用AI工具提升效率。AI之争,本质就是我们的时间之争,因为时间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稀缺的资源。”
本次沙龙,不仅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千行百业的变革性影响和个体职业发展的挑战机遇,更充分展现了五常街道企业家的创新活力与前瞻视野。
今年以来,从脱口秀宣讲到幕布剧表演,五常街道正通过青春化表达与技术创新,推动党的政策从“文件话语”成为“青言青语”。未来,街道将依托“青橙同心讲堂”“周四晚”沙龙等既有平台载体,吸纳数字经济企业技术骨干、社群创业领袖、高校青年学者加入宣讲队伍,让理论宣讲从“单向传播”向“共创赋能”跃迁——让政策可操作、让技术可感知、让思想可落地,最终形成“青年带动、社群激活、全域响应”的基层理论创新生态。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