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动漫中国行”走进香港:中国动漫博物馆携青年动漫家深化两地创作交流

“青春动漫中国行”走进香港:中国动漫博物馆携青年动漫家深化两地创作交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2 14: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项目(以下简称“成长计划”),自5月29日在第2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启动以来,各项相关活动正在紧凑有序地开展中。其中,“青春动漫中国行”系列活动于7月25日至29日首站登陆香港。

香港动漫电玩节中国动漫博物馆展台。

中国动漫博物馆在当地历史悠久、颇有号召力的第26届香港动漫电玩节(ACGHK 2025)上设置了展台,邀请往届“成长计划”获选者代表携作品参展。此举一方面向香港当地的动漫创作者与爱好者们“面对面”宣传“成长计划”,另一方面也为往届“成长计划”获选者们提供了向香港当地业界与市场推广自身的机会,进一步发挥好“成长计划”的长尾效应。

展会期间,中国动漫博物馆的展台周围人头攒动,前来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与“成长计划”的大众与专业观众络绎不绝。同时,往届“成长计划”获选者们带来的作品也深受欢迎。其中,曾于2021年获选“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的李欢(欢叔)带来参展的上百件作品,几乎销售一空,更有香港本地的大客户现场下单定制李欢的画作。

参展作品。
展台前,本地动漫爱好者与李欢(欢叔)互动。

“香港潮玩设计底蕴深厚,而杭州在动漫产业上的政策支持在国内是第一流的。期待两地青年以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的‘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为纽带,共同探索中国文化的先锋表达。”李欢面对现场热情的观众表示。

香港本地动漫爱好者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展台前仔细观看参展作品。

本次活动期间,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受邀访问了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与师生们开展创作交流,并向他们推介了“成长计划”。

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向香港理工大学师生现场介绍了“成长计划”,详细说明了本届“成长计划”的赛道、周期等调整方向与创新亮点,特别指出本届“成长计划”加大了对动画、插画、潮玩设计等多元领域年轻创作者的关注,并以递交书面信函的形式向香港理工大学师生发出了官方邀请。

在交流会上,曾于2021年获选“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的李欢(欢叔),以标志性作品IP“X少女”为核心展开深度分享。

作为潮流插画家和IP形象创作人,李欢曾获得过金龙奖、金竹奖、CCG传统文化先锋奖等多项大奖。出版《傀儡娃娃》《玛丽娃娃》《妄想洋馆》《薇妮的时光列车》等多部畅销绘本/画集,作品入选威尼斯艺术年度展、亚洲插画大赏、东京亚洲IP设计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法国里尔国际漫展等。

针对学生提问,李欢阐释了“X”符号的双重含义:“X既是未知的无限可能,也代表当代青年面对社会压力的沉默表达”(源自其观察年轻人“不社交、不表露”的现象)。其作品通过冲突性视觉语言展现文化张力——如以重庆大足石刻、三星堆文物为原型的艺术玩具,将川剧脸谱解构为充气装置的公共雕塑,以及融合传统砚台与赛博朋克元素的“合川峡砚”等主题潮玩。

李欢(欢叔)与香港理工大学师生交流。

当被问及推广策略时,李欢强调他更倾向于通过专业展会触达核心受众。依托专业展、个人艺术展、国际时装周等平台曝光,拒绝过度商业化,坚持艺术表达。他特别指出香港潮玩产业对内地的影响,表示Labubu、Molly等内地爆款IP均源自香港设计师,香港是潮玩艺术的先锋土壤,呼吁两地青年加强共创。

第五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将在接下来几个月继续走入更多城市,与更多的往届“成长计划”获选者、合作机构等携手开展“青春动漫中国行”。中国动漫博物馆也将持续搭建跨区域合作网络,让青年成为文化传承的“破圈者”,并通过“成长计划”践行理念:与新人共同成长,让国漫之火生生不息。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