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街道文昌社区首创“再生集”环保品牌,探索垃圾分类全民共治新模式

杭州余杭街道文昌社区首创“再生集”环保品牌,探索垃圾分类全民共治新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8 09: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夏日的晨光洒满大华海派沁园的林荫道,7月16日,文昌社区的居民们迎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绿色星期三”——街道首个社区级环保品牌“文昌·再生集”在当天正式发布。这场“绿色”又“清新”的发布会,共吸引了400余名居民积极参与,为破解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鲜活样本。

“‘再生集’寓意‘再生资源,集众之力’。我们推出‘再生集’环保品牌,正是希望打破‘政府干、群众看’的困局,从‘政府倡导’走向‘全民行动’,让垃圾分类工作成为社区共治的纽带之一。”发布仪式上,社区书记沈莉芬首先向观众揭示了品牌创建的深层动因——希望居民们能够真正参与到社区环保中去,而不仅仅让环保成为政府的“独角戏”。

正因如此,活动现场,一支由社区党员、物业人员、商铺店主、学生代表组成的队伍,接过了首批社区环保共建队员的聘书和队旗。未来,他们将履行“督导员+创意官+联络员”三重职责,以常态化机制鼓励居民们以更主动、更具创意的姿态加入到社区的环保工作中来,完成从“旁观者”到“主理人”的转变。

后续环节,文艺展演、知识竞答、互动市集等活动轮番上演,让居民们切实体验了一把环保“主理人”的乐趣:社区文艺青年朱学铭将垃圾分类理念巧妙融入歌词,带来《NEW BOY》改编版吉他弹唱;知识竞答环节,居民们争相作答,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分类实战”;而占地200平米的“再生市集”则设立十大体验区,鼓励居民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书籍、外卖包装袋、旧衣服等垃圾或进行回收置换,或改造成其他可用物品。在利用外卖包装袋变身古风执扇的手工摊位前,大批亲子家庭排起了长队……

“没想到垃圾还能这么好玩!”带着孩子体验三个项目的周女士说道。据统计,本次市集共产生资源置换行为510次。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再生集”品牌后续还将推出月度主题行动,包括再生艺术展、旧物改造大赛等系列活动。社区希望通过这些精心策划的演出与活动,将环保由一句生硬的口号转变成居民们可知、可感、可参与的一系列行动。

而除了丰富有趣的系列活动外,“再生集”环保品牌还将循着“五个一”的品牌发展战略:即通过打造绿色环保品牌、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育绿色示范家庭、链接爱心公益项目、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构建"分类-回收-再生-激励"的完整生态链,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形成可参考可复制的基层环保模式。

金色的阳光下,活动现场的环保市集挑战游戏仍在继续。这场"不像发布会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孤立的环保行动,更闪烁着基层治理的智慧。文昌社区通过品牌化运作,用艺术唤醒意识、用市集构建场景、用机制保障持续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基层垃圾分类长效治理的新生态。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