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临平区运河边,65岁的张大伯正轻松散步,微风拂过他的笑脸。“现在爬楼梯再也不喘了,这日子有奔头!”而一年前,他连走几步都胸闷气短,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只剩常人的50%,咳嗽、气喘成了他生活的常态。改变,源于临平区呼吸慢病防治网的精准守护。
2023年“幸福呼吸”项目在临平区成功落地,项目启动至今已有2.8万余人次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同时,将慢阻肺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纳入临平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慢阻肺病患者建档4200余人,实现慢阻肺病全流程规范化路径化管理,并充分发挥医共体双向转诊模式优势,完成呼吸慢病转诊6000余人次,开展慢阻肺病义诊和社区患教活动,累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越来越多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做法得益于该区对老年健康和慢阻肺病防治的高度重视。
临平区坚持以打造全国“幸福呼吸”医共体样板为目标,通过“促、防、诊、控、治、康”六个维度全面发展,提升全区慢阻肺病分级诊疗水平和社区管理水平。作为国家“幸福呼吸”项目建设区,实现全国首批“咳喘防治中心”基层全覆盖。“幸福呼吸”项目入选杭州卫生健康2023年度“十大有影响力事件”,2024年度健康杭州行动市级样板案例以及2024年度健康杭州建设十大培育创新项目。
下一步,临平区将持续深化全国“幸福呼吸”项目医共体样板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以“AI慢病管理智能体”等数字化手段,不断强化慢阻肺病等呼吸疾病的规范化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让临平模式护佑百姓“呼吸自由”。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