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浙江温岭太龙快速路攻克海积平原深厚软弱地层成桩难题

科技创新助力|浙江温岭太龙快速路攻克海积平原深厚软弱地层成桩难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4 15: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然而,上天容易,入地其实很难。特别是在地下空间里搞开发,未知的因素太多,各种风险巨大。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浙江温岭太龙快速路工程SGSJ02标段,全线664根桩基施工全部完成,转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为全线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温岭太龙快速路工程是温岭市构建“五纵五横三环”快速路网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贯通温岭主城区与滨海新城的重要通道。温岭太龙快速路工程SGSJ02标段合同额约11.96亿元,路线长6.884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为双向六车道。项目采用上下双层(高架+地面)和整体式路基两种断面形式,桥隧比高达41%。

“项目桥梁桩基共664根,桩径最宽达2.3米,单根最长达97米,属于超长钻孔灌注桩作业,总混凝土用量15万立方米,工程量大。”项目负责人叶瀚林介绍,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主要为海积平原深厚软弱地层,最厚达30米,穿越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等多种地层,这些地层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传统的冲击钻成孔工艺易出现塌孔、缩径等问题,很难满足成桩要求。面对成桩难题,工程技术人员迅速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多次的工艺调研、方案模拟,最终决定采用短护筒+长护筒组合的施工方案,实现孔壁稳定,成功解决软弱地层容易塌孔的难题。

软弱地层对混凝土流动性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工程技术部门通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C30缓凝早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使混凝土7天龄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有效缩短了成桩检测周期。同时,为应对海积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风险,外加剂添加了5%疏水孔栓化合物,确保混凝土抗渗透性质符合条件,满足百年设计寿命要求。经检测,项目超长钻孔灌注桩一类桩合格率超95%,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了50%,大大缩短工期的同时节约了成本,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该项目已全面转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主线贯通。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缓解当地群众出行交通压力,完善国道公路网布局,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对于保障国道安全运输、提高运输效益、节约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