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母亲节当天,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凤凰山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享科技,分类同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将绿色环保与节日温情巧妙融合。在凤凰山公园内,社区居民与文艺志愿者齐聚一堂,通过科技互动、环保艺术表演与创意实践,共同开启垃圾分类新篇章,也为社区母亲们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祝福。
活动伊始,居民们手持象征生命的“树叶签到卡”走进现场,在签到处兑换游园指南与定制垃圾分类宣传扇。随后,这片“绿叶”被郑重贴于“未来绿意墙”上,与手写的环保愿景交织成一片生机盎然的森林——“希望垃圾变资源”“家家分类,社区更美”……质朴的文字承载着居民对绿色生活的期待。在表演台上清脆的竹板声环绕着活动会场“打竹板,台前站,来段表演大家看!今天不把别的谈,单把垃圾分类侃,红灰蓝绿四色桶,分类投放要记清,各类垃圾分别放,人人夸……”活动在“垃圾分类快板”文艺演出中拉开序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居民朋友们宣传了垃圾分类。
科技赋能环保,开启垃圾分类新体验!活动现场宇树机器狗领航,垃圾分类变“趣事”——小朋友们化身“环保小卫士”,操控着灵动可爱的宇树机器狗,手持不同垃圾卡片,奔向“可回收”“易腐”“有害”“其他”四色垃圾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分类规则。
在VR体验区,居民瞬间置身于垃圾处理厂的“平行世界”——眼前混合垃圾堆积成山,污水横流侵蚀土地;切换至分类处理场景,可回收物化身崭新材料,易腐垃圾转为肥沃堆肥,震撼对比直击心灵。“以前觉得分类麻烦,现在亲眼看到不分类的后果,再也不敢随便扔了!”社区居民在体验后感慨道。
在活动能量充电站:让旧书漂流,让绿意扎根,“捐一本书,领一株春!”孩子们抱着精心挑选的旧书来到现场,换回多肉盆栽。这些书籍将丰富社区图书室,而孩子们捧走的绿植则化身“成长见证者”。知识循环与生命萌发的双重浪漫,在此悄然交织。“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我们为下一代守护家园的行动日!”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现场特别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和参与活动获奖垃圾分类督导员颁发了奖杯,让温情与责任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不仅以创新形式深化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更以科技之智、人文之情,编织出社区共建的温暖图景。正如绿意墙上那片片青翠的“树叶”,每位居民的点滴行动,终将汇聚成生态文明的参天大树。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