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ACHA(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主办的博物馆管理能力建设和提升国际培训班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可移动文物官员托马斯·梅拉兹·卡斯塔诺,国际教师韦斯娜·日夫科维奇女士和斯特法尼娅·德·布拉西女士出席开班仪式,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及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阿鲁娜·古吉拉尔先后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展望》为题为全体学员讲授第一课。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说,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文化窗口”的担当,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发展并行的文旅新格局。一是紧扣文脉赓续,赋能文化遗产“焕发青春”;二是推进深度融合,激活文化发展“一池春水”;三是开拓国际视野,绘就文明互鉴“满园春色”。期待大家锻造出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深厚友谊,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进博物馆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深度合作项目。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说,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始终肩负着守护人类共同记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崇高使命。中国丝绸博物馆将通过“专家授课+小组讨论+实地研修”的有机结合,打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通过“文化沙龙+ICCROM之夜+小组活动”,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持续跟踪推进教学成果转化,搭建壮大跨国导师与学员朋友圈,强化可持续合作机制,与大家共同编织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经纬,让文化遗产保护的丝线串联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总干事阿鲁娜·古吉拉尔发布视频致辞,表示本次培训班是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与中国携手推进并共享知识的关键里程碑,旨在强化对全球藏品的保护与管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在授课中围绕“文明古国里蓬勃发展的现代博物馆体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普惠均等的发展特征”“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阐述。他指出,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金色纽带,始终承担着超越国界的文化使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开幕式后,大家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多彩交融——亚洲服饰展”,体验制作扎染。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的37名从事博物馆领域工作的学员参加,在全球博物馆行业共同应对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转型等时代课题的重要节点,汇聚国际专业力量,围绕“数字赋能”“风险管理”“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对话,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以“研究型,国际化,全链条,时尚范”为办馆特色,以“弘扬中国丝绸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精神”为己任。系统实施“丝绸之路国际伙伴行动”“丝路之绸文明探源行动”等6大行动,创新打造“国丝环球展柜”等3大标识性品牌,努力构建“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蚕桑丝织人类非遗馆”双馆模式,在国际交流合作、纺织非遗保护、预防性风险管理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