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29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诸暨市供销合作总社承办的第三届浙江诸暨“三茶”统筹发展大会于浙江诸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科研院所、高校、社团组织及茶企等300余名代表参会。
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业态创新与传统融合发展,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大会邀请5名茶界专家就如何发展茶产业新质生产力、新式茶饮行业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新质生产力催生下的新学科、新茶饮如何创新发展、新茶饮产品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作报告;另邀请3家代表茶企就传统茶企如何转型破圈、新茶饮企业品牌如何拓展,新茶食如何开发等内容进行分享。会上还发布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编制的《诸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8年)》。
周国富荣誉会长作特邀报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作题为《谈谈对发展茶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认识》的特邀报告,周会长指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他强调,生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做强优质茶品牌,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他提到,发展茶产业新质生产力需要运用“三茶”统筹新发展理念,创新思维方式,创造性突破技术,不断发掘茶产品新业态、新品类,延伸科技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姜仁华理事长作特邀报告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研究员作题为《新式茶饮行业:时代价值与意义》的特邀报告,全面介绍了新茶饮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新茶饮行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他认为蓬勃发展的新茶饮行业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统筹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思路、增添新动能。
王旭烽教授作特邀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作题为《茶文化——新质生产力催生下的新学科》的特邀报告,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和茶领域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从文化定位、学科归属、茶文化服务等方面论述了建设茶文化学科的必要性。
尹军峰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产业体系茶饮料与食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尹军峰作题为《茶饮创新发展的启示与诸暨思考》的特邀报告,通过梳理新式茶饮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式茶饮带给茶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启示,并针对性提出诸暨市茶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策略。
罗军作特邀报告
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作题为《新茶饮产品开发技术体系及未来趋势》的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产品开发的技术手段与产品开发创新趋势,指出茶是新茶饮的灵魂,新茶饮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扩大“西施石笕”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引领诸暨本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图片由中国茶叶学会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