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富义仓正式对外开放

大运河畔的富义仓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02 2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值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来临之际,2024年4月2日,历经长达半年的提升改造,富义仓正式对外开放。

霞湾巷8号,京杭大运河畔,在周边林立的高楼之中,白墙黛瓦、木门木窗的富义仓历来格外抢眼。自2003年始,富义仓先后被列为市级、省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大运河众多遗产点中为数不多的运河仓储文化遗址之一,与北京南新仓齐名,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是大运河仓储文化的象征和物证遗存。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当时富义仓就开启了业态调整。2020年,富义仓变身‘复艺仓’,先后举办了‘复生——青年人艺术现场’‘偷月亮’群展等多场艺术展览,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湖墅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华介绍,无论是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样本,还是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一直以来,富义仓都算得上是杭州一件闪亮的作品。

目前,富义仓总体划分为富义仓展示馆、文创研学空间、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三大类空间。其中,富义仓展示馆总面积900余方,共展出各类展品近百件,在这里不仅可以系统了解富义仓这一古代粮仓遗址的前世今生、重要价值,更可以通过展陈文物深入解读中国古代运河文化、仓储文化、慈善文化。

让散落在运河两岸的遗产活起来、立起来,“人气”二字必不可少。焕新后的富义仓里,就可以看到不少吸引人走进来的“小心思”——展陈空间中大面积运用发光飘带展台设计,宛如运河流淌其中,展览体验极佳;数百个千纸鹤结合水波纹光影效果,模拟出船的造型;中庭空间的水滴造型装置,以及悬挂着的上百个不同字体的“善”字,都非常适合打卡出片。另外,2幢内还特别设置了三面投屏的历史观影区,市民游客们可在这里重温十九世纪中后期杭州的重建史。

后续,富义仓还会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免费茶水、午间休息、应急药品等,通过有温情的服务,进一步回归“以仁致富、和则义达”的本意。“我们也会联合属地街道,利用好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能人、共建单位资源等,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人才交流、文化传播、项目落地”,富义仓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墅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未来辉映。大运河穿境而过,不仅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也在这里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底蕴。“除了富义仓,我们还有‘运河第一香’香积寺、乾隆南巡下船点御码头、园林大师陈从周故居遗址等不少文化资源。怎么样把文化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唐华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持续做优“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人文和经济“共舞”。“像今年我们就在大兜路探索打造‘素食小镇’,希望形成览运河文化,看大兜风景,品宋韵素食的多元融合文旅体验。”

据了解,以市级非遗香积素食为圆心,目前,大兜路一带已集聚了叶叶菩提、安隐世间、朴竺等多家小有名气的素食餐饮单位,客均价在20元至千元不等,其中一家还在去年底喜提杭州唯一素食黑珍珠餐厅称号。除了得到味蕾上的满足,市民游客们还可以在店内体验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宋时四雅”,在大运河畔感受美好。从消费数据来看,几乎全部的素食商户均表示今年来预约较满,2024年1至3月客流量同比上升约30%。

富义仓始创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时任浙江巡抚的谭钟麟关注粮食储备,召集丁丙、应宝时等杭城士绅建立粮仓,于是,在北关衙湾,也就是现在的湖墅霞湾巷修建起了富义仓,依托京杭大运河漕运的便利,填补永济仓、义仓、仁和仓等杭州粮仓的匮乏,承载起纾解民困的天下重担。

2003年始,富义仓先后被列为市级、省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杭州启动文保遗址修复工程,在原有的占地范围内,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历史风貌,对富义仓进行了原汁原味的修复:三排仓储式长房,一层木构,屋顶硬山造覆小青瓦,梁架采用脊柱落地穿斗式,内部地坪高于室外,留有门廊、管理者用房、偏厢及河埠。目前,园内有建筑13幢,建筑面积2792.38平方米,围墙院落内面积5400平方米。

2014年,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富义仓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段七大遗产点之一的气度,开启新一轮的业态调整,在深厚内涵的加持下,走出了文创空间更多元的模式。无论是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样本,还是对文旅融合产业的初步探索,富义仓都算得上是杭州一件闪亮的作品。

2020年,在大运河文化带打造与文旅产业高质量推进的语境下,富义仓选择再次转身,让“复艺仓”成为它走向未来的指南,实现品牌的锻造、推广、升级,开展各类先锋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一场当代文化觉醒与艺术复兴,最大化履践时代价值的同时,也让创造力趋向无限。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