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残奥会游泳冠军徐佳玲用充满科技感的智能仿生手高擎火炬“桂冠”,点燃了主火炬,拉开杭州亚残运会大幕的同时,也让世人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助残的力量。
徐佳玲在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新华社发
徐佳玲在开幕式上使用的这支智能仿生手,由浙江强脑科技研发,据介绍主要由仿生手和接受腔两部分组成。接受腔将仿生手与用户的肢体相连,内部有一圈高精度的传感器来获取用户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而仿生手的控制引擎通过大脑在肢体的外化表现迅速理解运动意图并指挥仿生手完成相应的动作。这样,通过仿生手来抓握和传递火炬便得以实现。
“徐佳玲过去戴的是进口品牌的假肢,用的是传统的手势切换,现在换成了可以用直觉和意识控制的假肢,用起来更加轻松自如,她在日常生活中也设法逐渐适应。”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团队说。该团队也在持续帮助徐佳玲恢复断肢的力量并重新建立神经通路,改善她肢体的健康状况,让她能够更好地佩戴仿生手来运动、生活。
4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参展商在浙江展台展示一款智能仿生手。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不止是在点火仪式上万众瞩目的徐佳玲,随着智能仿生手的进一步普及,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残障人士通过仿生手改善生活、改变命运。
“仿生手不仅可以让使用者在辅助下完成日常动作,提高生活便利性,还能赋予使用者工作能力,帮助使用者重返工作岗位,实现社会价值,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团队说。
10月19日,火炬手蔡琼卉在智能导盲犬的引导下进行火炬传递。这是智能导盲犬首次在大型赛事火炬传递中亮相,它以四足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能力引导视障残疾人行走。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智能导盲犬的亮相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在淳安的火炬传递活动中,智能导盲犬引导第13棒火炬手、视障姑娘蔡琼卉入场并完成传递。
“(使用智能导盲犬)和我使用真正的导盲犬在行走方式上是一样的,但是我内心来说会更安定一些,我不需要再去关注狗狗的情绪和控制它的工作状态,这让我很放松,所以还是蛮惊喜的。”蔡琼卉说。
10月1日,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铁饼决赛前,一名工作人员将铁饼放在用来搬运铁饼的机器狗上。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这只智能导盲犬是工业级四足机器人,与此前亚运会上传递铁饼的“显眼包”机器狗还有点“血缘关系”,它们都来自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导盲犬可以提供精准的自动导航,并实时播报相关路况信息,帮助使用者迅速了解前方道路状况,做出适时的调整。
宇树科技表示,智能导盲犬的成功应用,不仅为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增添了独特亮点,也彰显了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期待未来智能导盲犬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
杭州亚残运会期间,类似的导盲机器人还出现在盲人足球比赛场地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这里的“小西”和“小湖”两只电子导盲犬由西湖大学机器智能实验室研发,不仅把场馆地图铭记在“心”,还能“听懂”中英双语指令,自动规划出最优行进路径。使用者甚至可以通过牵引它的导盲绳绳端传感器来调节电子导盲犬的行走速度,对视障群体的关怀可谓细致入微。
不仅助残的智能硬件设备五花八门,软件同样也有大放异彩的空间。杭州亚残运会上,“小莫”让无声的世界变得温暖且丰富多彩。
“小莫”是阿里云数字人手语翻译机器人,穿着深色制服,搭配利落的短发。它具备手语识别和手语播报的双重能力,既可以将自然语言翻译成手语,也可以识别听障人士的手语并翻译成自然语言。在她的帮助下,我们都能“看懂”手语,听障人士也能“听见”声音,实现无障碍沟通。
杭州亚残运会期间,“小莫”作为听障人士的翻译官和手语转播员,帮助听障观众更好地观赛。而在赛场外,“小莫”已经“出现”在了“掌上西湖西溪”微信小程序中,它还覆盖了西湖38处景区、643个景点,并在南宋德寿宫遗址、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场所提供手语翻译服务。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杨金奎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点赞了亚残运会中的科技助残元素。他表示,本届亚残运会科技助残的特点凸显,这些科技手段能更好地为残疾人事业赋能。“面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运动员,如果要实现信息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服务无障碍,利用科技助残,我认为是最好的选项。”杨金奎说。(记者郁思辉、夏亮、胡佳丽)
(郁思辉、夏亮、胡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