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优、品质高的现代化城市中轴 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打造生态优、品质高的现代化城市中轴 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9-04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去年以来,余杭全力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古今中外,不少城市中心“标配”一条中轴线。中轴线,反映城市发展水平和形象定位,是集聚城市高端要素、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的骨架。

当下,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正在规划打造一条世界级的城市中轴线,并赋名为“活力中轴”。

“在这个区域打造一条经典的、有引领作用的中轴线非常有必要。”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欣表示,“余杭区是裂变而来的高能新区,也是崛起中的杭州新中心,这就需要有一个产业、人口等要素相对集聚的区域,作为新中心的标杆。”

随着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成果公布日渐临近,好奇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条中轴线将是何模样?有何特色?又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活力中轴

(1)回归杭州特色:让水乡意趣点亮都市生活

作为传统江南水乡城市,杭州城内密布着众多河道湖泊,水资源丰富。千百年来,江、湖、河、海、溪与杭城老百姓相伴相生,调剂着城市发展和自然禀赋,成就着美丽杭州最独特的标识。

“城水相依、人水相亲、水城融合、景城融合是杭州城市特色。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也要体现杭州这个核心优势。”叶欣表示,新中心中轴线将在规划布局中强调新水长流的运作机理,在公共空间上体现水所带来的活力与特色,力图打破传统“CBD模式”,形成“湿地水城交融”的全新中心城区界面。

站在奥克斯中心57楼朝南远眺,新中心核心区2.5公里中轴线规划地带尽收眼底。宽阔的创景路、创明路笔直伸向前方,中间躺着的大片荒草地,被东西走向的文一西路和文二西路切割成一个个绿色方块。杂树掩映下,河道纵横,蜿蜒流淌。更远处,连绵成片的湿地雾气氤氲,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叉纵横、舟径万变。

“相较于奥克斯中心周边的成熟、人气旺,南边现在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正是我们未来重点努力的方向。”叶欣说。

未来,这片“未施粉黛”的偌大空间将焕彩重塑,崛起一条世界级的城市中轴线。从向往街出发,“中央绿轴”纵贯南北,其中的市政河道经过优化提升,将形成“河流绕心过,溪水伴其中”的景观水系,巧妙地将自然水系融入城市,丰富城市空间肌理。沿着中轴漫步,不仅有大片的“亲绿”活动空间,还有充足的“亲水”空间,让人时刻感受到水脉生态的活力无限。

中轴线的南端是由和睦水乡、五常湿地、核心湖区等组成的湿地湖链,这也将是中轴线上重要的“城市绿心”。

“在优化湿地湖链空间上,我们将适当退让岛头空间,在满足水利管控设闸及景观水位调配要求的同时,便于后期城市核心景观空间的打造,塑造视觉开阔的景观湖区。”作为新中心中轴线规划设计团队的核心人物,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国土空间规划科副科长徐海博表示,将强化中心岛与湿地湖链的互动融合关系,增加城市空间与湿地湖链的活力交互界面。

澄明如镜的大片湖面、参差错落的雨林水岸、植被繁茂的湿地公园……在新中心中轴线范围,多样态的水域将共同描绘出一幅湿地湖湾相连、云水相间的现代中心城市画卷,烘托出江南水乡的温婉和悠闲。

水体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对于水乡百姓而言,水体作为休闲场所的地位和价值,历来分量极重。

徐海博表示,核心区中轴线将充分发挥当地湿地湖链的资源优势,通过廊道等连通各处水域,丰富扩大城市滨水空间,为市民游客进行水上娱乐运动、滨水休闲观光等创造更多机会,让人们在近距离体验江南水乡风情和感受自然生态野趣中,更好地与水相融,享受难得的都市悠闲时光,放松身心,自在生活。

和睦水乡湿地

(2)回归人性尺度:让复合功能激活城市客厅

关于城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

也就是说,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更不是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命系统”,有它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

科学地对待城市,首要是回归到人性的尺度来考量。只有摸清了“人和活动”的规律和需求,避免单一绝对的功能分区,加强城市功能的系统整合,才能给城市空间带来更多活力。

在核心区中轴线的规划中,余杭分局坚持的就是这样一套理念——以人为本,打造集创服、商业、文化、居住、生态一体的复合功能区,创造促进交互的活力场所。

例如,结合中央绿轴植入工人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市民中心、商业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强化中轴空间创新服务的共享空间;结合葛巷地铁站布局TOD综合体,创造商业服务、时尚消费等活力空间;打造功能多元复合、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复合的中轴公园,吸引青年创业人士,加强活力承载;自北向南丰富中轴公园景观,形成生态休闲文化公园、阳光草坪活力公园、青春秀场艺术广场,加强参与性与多样性。

“与传统中轴更注重序列感不同,我们这条中轴更注重人的参与和使用,希望为人们创造更多生态良好、功能复合、便于交往的空间。”叶欣表示,余杭分局当前正积极对接省市各大场馆设施建设要求,延续“大集中小分散”的场馆布局理念,融入文商结合、立体复合的理念,塑造收放结合、具有变化、加载活力的复合中轴空间。

为了打造高交互高活力的未来客厅,“小街区、密路网”也是中轴线的一大特点。

“在街区尺度打造上,我们不希望是宽马路、大街区的形式。”据叶欣透露,通过“小街区、密路网”模式,压缩道路宽度、增大路网密度,中轴线上将构建更多尺度宜人、开放包容的生活街区,满足人们的消费使用需求,让人们便于参与街区活动,激活区域活力。

中轴线内部宽度也有讲究。“平均宽度约80米,其间将布设多道连廊,增设更多慢行空间,让城市各空间之间不再被难以穿越的道路分割,也让人们得以在悠闲中用双脚丈量城市,促进交往见面、产生积极碰撞。”徐海博表示,提倡小尺度街区,营造适宜步行尺度的出行环境,由此释放出来的地面空间所营造的慢行街区系统,也是对过去的老城烟火气息的当代回应。

留住城市烟火,中轴线规划设计团队不仅在宏大处着眼,也在细微处用心。比如,余杭分局明确提出,中轴线不能只有品牌大店,也要有夫妻小店,帮助周边老百姓实现就业安居;不能只有吃豪华大餐的地方,也要有吃市井小吃的门店,留住亲民地道的质朴味道……

无论春夏秋冬,亦或阴晴雨雪,当人们愿意长居于此或时常往来,新中心的活力值和烟火气就有了。

余杭城市航拍

结语:

要素资源的集聚,是区域腾飞的前提。只有形成特色各异又相互助力的一块块拼图,紧紧咬合在一起,才能展现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风貌韵味。

在核心区中轴线上,教育、医疗等优质配套,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以及高能级商业业态、多元化公共空间、地标性建筑簇群等,都有了集聚成型的可能。

放眼未来,美丽宜居的中轴、活力多元的中轴、创新出彩的中轴,将吸引无数青年英才来此安居乐业及拼搏圆梦,也将集聚大量科技型企业总部、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要素集中、人才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们相信,以新中心中轴线上的存量空间为主要载体,集成、运营各类创新要素,必将使创意和技术深嵌于日常生产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延展出更多可能性,为新中心发展聚势赋能。”叶欣说。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