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启用

浙江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启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15 17: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5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杭州市余杭区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服务中心)在财政大楼揭牌启用。今后余杭全区惠企政策征集、“亲清在线”平台资金拨付等涉企事项职能都将由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统筹实施。这是继在全省首创“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模式后,余杭对标推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重大政务创新举措。

成立“亲清在线”服务中心是实践“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理念的重要探索,是杭州市“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建设的基层新拓展,是以数字技术赋能强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的重要创新实践,标志着余杭区迈入惠企服务数字治理新阶段,有助于推进企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一站式”惠企服务机制,促进杭州市“亲清在线”政商服务系统在余杭落地深耕。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以接近市民中心的风格标准,重新布置了大厅硬件设施,各个职能部门岗位一目了然,发改、经信、商务、科技、人力社保局、住建、农业、数据资源、金控集团等部门都向这里派驻了专职人员。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在一楼西大厅和二楼办公场所预留了二期拓展区域,计划增设中介服务区、项目评审区等功能区块,引进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企业咨询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拓展、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优质机构,进一步就近优化完善惠企服务资源库。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余杭区深入推进落实浙江省浙里办、企业码,杭州市“亲清在线”服务平台等惠企服务相关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服务线上化。同时,为加快财政政策兑现速度,缩短政策兑现流程,余杭区在全省首创“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模式,有力提升了财政政策兑现效率。自杭州市全面推进“亲清在线”平台建设工作以来,余杭区第一时间成立“亲清在线”工作推进专班,充分发挥城市大脑余杭平台数据资源优势,取得了“上线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兑付资金最多、上线时间最早”的佳绩,各项工作进度和质量走在全市各区县市前列。在数字赋能和相关创新手段支撑下,一系列惠企政策高效快速实现落地,迄今为止余杭已为7.65万户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4.51万人次兑现各类资金8.87亿元。成立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余杭区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服务中心),就是为了将这一系列工作常态化做深做实。“亲清在线”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作,标志着相关惠企服务工作向着常态化进一步深化,将更好地推进“亲清在线”政商服务系统落地、落实。

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区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服务中心)直接隶属于区政府,该机构的设立直接涉及到部门、平台间的职能调整和流程再造,旨在通过整合企业服务职能、政策资源、人员力量,打造集政策查询、诉求响应、项目匹配、资金申报、政策兑现等“一条龙”网上全周期企业服务超市,推动政策兑现服务从分部门、分层级、分区域、分散式服务向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综合化“一窗式”服务转变。

余杭区“亲清在线”服务中心采取“中心本级+进驻单位”方式运作,整合引入区发改、经信、财政、科技、人社、商务、市场监管等涉企职能部门,以及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人员,以项目为单位,实行派驻人员、部门科室人员、中介机构人员按需组合的扁平化网状工作模式。服务中心将持续对“全域创新66条”产业政策、企业防疫复工复产补贴补助及其他散落在各涉企职能部门、各产业平台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及时回应、解答企业关注的产业政策、人才服务、产业空间、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热点难点问题,完善项目评审机制流程,推进惠企政策资金集中兑现,真正实现惠企政策“一站受理、一站审核、一站拨付”。

“亲清在线”服务中心将按照“对外一个口子、对内分工协作”工作思路,统分结合,分类分层稳步推进各类惠企政策集中兑现工作。区级部门政策征集、资金拨付等直接涉企事项职能由服务中心统筹实施。内部审核环节则由服务中心牵头、各部门分口审核;需要前置评审的,由服务中心牵头发评审通知,业务主管部门主持评审会。业务流程主要分为集中受理、分流转办、公示审批和统一拨付四个步骤。

下一步,余杭区将进一步把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改革实践固化为制度性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典范之城,为杭州、为浙江打造又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余杭样板”。(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