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益兼济社会,吉利沏了一杯回味悠远的甘茶

近期的朋友圈,被一大波美图刷屏,这个引人赞美的跨界网红竟是一盒茶!

以公益兼济社会,吉利沏了一杯回味悠远的甘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5-21 21: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1日电(记者 马振寰)近期的朋友圈,被一大波美图刷屏,这个引人赞美的跨界网红竟是一盒茶!

5月17日,一款由故宫文创打造,采用吉利控股集团“吉时雨”精准扶贫 项目雷山茶的“宫禧福茶”正式上市。

匠心设计、原生态茶叶精粹、现代化企业管理生产,“宫禧福茶”是艺术 文明、自然文明、科技文明的完美融合,也开创了吉利公益跨界创新的全新模式。

匠心与爱心 这才是贵州茶应有的味道

在距离西江苗寨 36 公里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住着千户土生土长的苗族人。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高海拔,无污染,加上充沛的雨量,让这里的茶叶比一般地方采摘得迟一些。生于高山的雷山茶,由于运输障碍和地域经济的闭塞,一直鲜为人知。

“每年 4 月中旬开始采茶,如果茶树比较嫩,就采一芽两叶,如果是老一点的茶树,就采一芽一叶,手指触到茶青根部的位置,轻轻一拉就可以了......”面容淳朴、总是笑眯眯的当地村民余姐操着苗语说。余姐是村子里采茶的一把“快手”,这份工作是她全部的收入来源。虽然辛苦,但余姐满面笑容地说:“自从吉时雨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是的,“吉时雨”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以采茶为生的村民,也改变了当地的产业。

李通平家里三代采茶,从小受到父辈影响,看到家乡大片的茶园荒废,心里面非常难过。2017年,李通平开始带动全村村民组建合作社,专做茶叶加工,带动全村人民制茶。但由于加工水平有限,销售渠道狭窄,李通平压力特别大,担心愧对老百姓。

一度,李通平很迷惘。“吉时雨”的来临,让一切有了转机。

2018 年 4 月,在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统一指导下,吉利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茶产业项目,项目落户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投入 2,000 万元,流转茶园 2,000多亩,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配套设备,实现“当地采摘、当地加工”,项目惠及当地 17 个村 1,700多户贫困户。

“有好的原料,一定要有好的技术,综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茶叶的品质得到 一个根本性的提升。”为了提升当地制茶技术,帮助当地茶产业更好更持续的 发展,吉利邀请了浙茶集团高级评茶师包兴伟作为技术支持专家,将浙江制茶的标准以及先进技术带到雷山,并传授给李通平。

浙茶专家包兴伟曾多次考察茶厂,为了制出高品质的茶叶,和李通平经常在工厂呆到深夜。茶厂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吞吐量增加,村民茶青就不愁没人收了。

李通平现在每天都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中,却乐此不疲:“吉时雨的到来 ,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也缓解了我的压力。雷公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它赋予了我们高品质的茶叶,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守护好它。”

艺术与自然结合 公益跨界创新不止

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以前只能做中低端产品的雷山茶,现在可以主推高端茶了。“宫禧福茶”正是“吉时雨”到来后推出的首款高端爆款茶。

“宫禧福茶”是吉利为雷山茶打造品牌形象打响的第一枪。紧接着还将陆续推出网易严选、本来生活、领克等品牌联名款,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电商平台“善品公社”合作,助推网络销售。在开拓销售渠道的同时帮助其树立品牌形象,将传统文化与雷山茶相结合,让雷山茶更广为人知。

自 2018 年以来,吉利控股集团“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始终致力于协助打造雷山茶旅文化示范项目,发展茶叶产销、文旅全产业链。对于雷山县茶产业的帮扶,吉利走出了一条从产业扶贫到“资金+管理+技术+销售”全产业链扶持的创新之路,真正实现了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