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滨海古城。
海盐县党委、政府沿着“八八战略”擘画的战略路线,牢记“三个示范”的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与努力落实“三个示范”紧密结合起来,并全面贯彻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海盐大地正发生着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用一把剪刀剪开了城镇企业改革的帷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海盐的改革机制也由此赢得全国关注,承载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40年来盐县进一步打破县内各方体制机制之间的壁垒,在特色经济上勇当示范。位于中国核电城发展核心区的“海盐核电小镇”,正上演着一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协奏曲”。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先后培育78家核电关联企业,产业门类涵盖一二三产。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核电系统企业20多家,规上企业47家,成功挂牌新三板或省股权交易中心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3家。拥有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9个,中核二三东方公司彭存利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电渣核材公司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中核二三秦山分公司、中达特钢2家企业获得核安全许可证,有20多家企业入围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36家企业获非核级供应商资格。企业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获省市级著名商标22个。2017年,全县关联企业实现产值超260亿元,涉核销售与服务超12亿元,其中县内核电关联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42.16亿元。海盐县核电关联企业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核电关联产业在立足海盐的基础上,不仅服务全国,更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海盐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成立农民学校,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农业就业技能,逐步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年培训农民7000人左右。主动对接“互联网+”,依托本地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引导农民进行网上创业。
近年来,海盐根据县域自然资源、区域特色、历史文脉、产业结构等现状,科学规划布局“一带二区三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框架。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不断激活农村各类发展要素,使农村沉睡的资产变成发展的资本、资金。建设过程中突出生态建设、产业融合、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发展要求,以规划保留的自然村落为重点,根据其资源禀赋、发展空间,按推进培育村落、重点建设村落、特色示范村落三个类别分层推进美丽乡村整治。目前已建成各类美丽乡村47个,打造了“南北湖•五味村”乡村旅游精品线,形成了“点上示范、面上洁净、线上美丽”的乡村风貌。
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要的支柱产业,浙江山水六旗国际度假区是海盐滨海旅游业的龙头,引领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海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山、海、湖为一体的南北湖风景区,又有生态休闲海滨公园。
在10月19日召开的“2018中国˙海盐南北湖文化旅游节暨海盐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集中签约26个项目,总投资达180亿元,现场签约16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7个,总投15.37亿美元,内资项目8个,总投资51.77亿元;场外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0.75亿元。其中签约项目投资公司中有4家上市公司,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6个,最高的一个项目总投资达70亿元。项目涉及智核电关联、高科技新材料、LED电子、园区平台、汽配、旅游度假、城市综合体、科技人才等。
改革,一直是海盐发展的关键词,体制机制一直也是海盐发展的重要优势。从步鑫生的“一把剪刀”开始,海盐县一直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海盐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正实现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